白条鱼 Hemiculter leucisculus (Basilewsky, 1855) bái tiáo yú

中文名 | 白条鱼 | 目 | 鲤形目 |
拉丁学名 | Hemiculter leucisculus (Basilewsky, 1855) | 亚纲 | 辐鳍亚纲 |
别名 | 条,鲦,子,白鲦,白鱎,蓝刀鱼,游刁子,青鳞子,尖嘴子,浮鲢,餐条,餐子,川条子 | 科 | 鲤科 |
界 | 动物界 | 种 | 白条鱼 |
门 | 脊索动物门 | 属 | 䱗属 |
亚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分布 | 我国各江河湖泊 |
纲 | 硬骨鱼纲 | 汉语拼音 | bái tiáo yú |
白条鱼,Hemiculter leucisculus (Basilewsky, 1855),鲤科䱗属的一种鱼类。中文别称:条、鲦、子、白鲦、白鱎、蓝刀鱼、游刁子、青鳞子、尖嘴子、浮鲢、餐条、餐子、川条子。台湾别称:白鲦、餐条、苦槽仔、海鲢仔、奇力仔。俗名:白翎子(雌)/红翎子(雄)、苦槽仔、海鲢仔、奇力仔、白条、白鱎、青鳞子、尖嘴子、浮鲢、餐子、餐鱼。
初级淡水鱼。对水质要求较高,繁衍速度较快,嘴馋鱼类,此种鱼与马口,翘嘴外形相似,营养价值较高。在阳光灿烂,较暖的天气里最适合捕捉,喜腥类面食。是低海拔常见之鱼类,喜欢群聚栖息于溪、湖及水库等水之上层。栖息深度:0至10米。
Hemiculter leucisculus (Basilewsky, 1855), a fish of the genus Cyprinidae.
形态特征
体延长而侧扁,背缘较平直,腹缘稍凸,腹棱自胸鳍下方至肛门。头稍尖,侧扁。吻短,吻长大于眼径。口端位,斜裂。眼中大,眼间宽而微凸,其间距大于眼径。咽头齿3列,齿式5.4.2-2.4.4。体被中小圆鳞;侧线完全,在胸鳍上方急遽向下倾斜,有一显著角度,行至体之下半部,在尾柄处又折而向上至中央部位。背鳍硬棘III,分枝软条7;臀鳍3(不分枝软条)+11-12(分枝软条)。体背青灰色,侧面及腹面为银白色,全身反光强,无其他任何花纹。尾鳍灰黑色。雄性在繁殖季节身体变成红蓝相间的彩色,非常漂亮。
生长环境
初级淡水鱼。是低海拔常见之鱼类,喜欢群聚栖息于溪、湖及水库等水之上层。主要摄食藻类,也食高等植物碎屑、甲壳类及水生昆虫等,特别喜食河中的小型虾类。繁殖力及适应性强,能容忍较污浊之水域。
地理分布
分布于中国大陆、越南北部、朝鲜半岛、俄罗斯及台湾。台湾分布于北、中、南部各地河川的下游、湖泊及各大水库。
渔业利用:主要以垂钓捕获,全年可钓。
生活习性
白条鱼“发白光”的原因至少有三点:一是天气的关系;二是水的关系;三就是鱼的关系了。白条鱼在水里游,游着游着,鱼翻了个身,恰好被太阳照着了,那本来银白色的鱼鳞就银光闪闪了,加上水的清澈,这就是那一团白光。白条鱼一般离水10分钟左右就死亡了,因白条鱼离水即死,因此出钓时,需携一小桶备用;气温越高越不耐活,缸养困难,善跳跃。
食物营养成分
食物名称 白条鱼
含量参考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103 千卡
版权:《白条鱼 Hemiculter leucisculus (Basilewsky, 1855) bái tiáo yú 》由“鱼花网[www.fishbkw.com]”编辑整理,请勿采集、转载!本文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
热带点斑原海豚的保护现状级别解读
保护现状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 ver3.1——无危(LC)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
已经有62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热带点斑原海豚繁殖方式解读
北方沿海雌豚的平均性成熟年龄为11.1岁,长于南方远海雌豚的9.8岁。雄性平均14.7岁性成熟。虽然春秋两季繁殖量上升,但并无固定的生育期。东太平洋,两次生育时...
已经有824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热带点斑原海豚栖息环境及生活习性解读
栖息环境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少数在近海活动,大多数生活于温度恒定的远海深水区。该物种大多数生活在赤道和科隆群岛之间,其原因与它们倾向于生活在近海的原因相同。...
已经有79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热带点斑原海豚 rè dài diǎn
热带点斑原海豚(学名:Stenella attenuata)是海豚科、原海豚属的海洋哺乳动物。成体全长1.66-2.57米,体重100-120千克,雄性比雌性略大。具有流线形的躯干与镰刀状的背鳍,背鳍下方有一片深灰色区域,腹部为浅灰色。成年个体吻部尖端呈白色,身上布满斑点。斑点随年龄增长而不断增多。...
已经有1110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条纹原海豚保护级别怎么样?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易危(VU)。 列入《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附录Ⅱ。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已经有99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条纹原海豚种群现状解读
种群现状西大西洋墨西哥湾北部海域,2003~2004年种群数约3,325头,这个数值与1996~2001年6,505头的调查数据在统计方式上没有差别。东大西洋比...
已经有63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条纹原海豚栖息环境分布范围解读
栖息环境栖息于温带和热带远洋水域。生活习性具远洋生活习性。常数十至数百头集群活动,也有上千头的大群;在西太平的群体可区分为:幼体群、育种成体群、非育种成体群。幼...
已经有651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条纹原海豚 tiáo wén yuán
条纹原海豚(学名:Stenella coeruleoalba)海豚科原海豚属的一种物种,喙中等长。体稍粗,具蓝色和白色的色斑,背侧的披肩蓝色或蓝灰色,有1条白色至浅灰色的脊斑从胁部插人披肩伸展到背鳍下方(类手指状图案)。背鳍镰刀形。腹部白色至粉红色。 条纹原海豚能做多种空中动作,如跃水、撞水等...
已经有105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智利渔民捕获一条皇带鱼全长4.9米!
海洋占据了地球百分之七十的表面积,有着非常丰富的生物资源,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洋生态系统给人类带来了充足的生存资源,有些国家或者地区的人是专门靠海为生的。数量众多的海洋生物,可以供养很多物种生存繁衍。而有些海洋生物或者说鱼类,是渔民不愿意看到的,例如寓意不好的翻车鱼,当渔民外出进行捕捞作业,最...
已经有102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棍子鱼的繁殖方式吗?
棍子鱼是一种淡水鱼类,其繁殖方式为卵生。在繁殖季节,成熟的棍子鱼会产下鱼卵,并由雄性棍子鱼进行受精。棍子鱼在繁殖过程中通常会在水草茂密的浅水区域进行产卵,并由雄性对鱼卵进行保护和孵化,直到小鱼孵化出来为止。由于棍子鱼的繁殖方式和环境条件不同,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棍子鱼的繁殖和保护。...
已经有100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假鳡鱼 jiǎ gǎn yú 棍子鱼
- 白鱼 bái yú Anabarilius
- 鲌 bà culter
- 鲴鱼 gù yú
- 岩原鲤 yán yuán lǐ Procypris rabaudi
- 丝鳍塘鳢 sī qí táng lǐ Nemateleotris magnificus (Fowler, 1938)
- 丝鳍线塘鳢 sī qí xiàn táng lǐ Nemateleotrismagnifica
- 瓣结鱼 bàn jié yú Tor brevifilis (Wu, 1977)
- 斑鳜 bān guì Siniperca scherzeri
- 瓦氏黄颡鱼 wǎ shì huáng sǎng yú Pelteobagrus vache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