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鱼 bái yú Anabarilius

中文名 | 白鱼 | 目 | 鲤形目 |
拉丁学名 | Anabarilius | 亚目 | |
别名 | 红尾巴 | 科 | 鲤科 |
界 | 动物界 | 种 | 白鱼 |
门 | 脊索动物门 | 属 | 白鱼属 |
亚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分布 | 江苏省高邮市(高邮湖白鱼)、云南的西北部和四川邛海 |
纲 | 硬骨鱼纲 | 汉语拼音 | bái yú |
白鱼共有16种,为我国特有。主要分布于江苏省高邮市(高邮湖白鱼)、云南的西北部和四川邛海。这些鱼类各自分布的地区范围往往比较狭小,常常1个种仅见于1个湖泊或1个水库之中。就是乔鱼,生长在江河湖泊中。呈白色,喜昂头,体形大者长六、七尺。它的味道很美。
形态特征
白鱼(White Fish)属鲤科鱼类,俗称大白鱼、翘嘴白鱼。体形长,甚侧扁,头背平直,头后背部隆起。口上位,下颌很厚,上翘,口裂与体长轴几乎成垂直。眼大,位于头的侧下方。下咽齿末端成钩状。腹鳍基部至肛门有腹棱;背部具强大而光滑的硬刺;尾鳍分叉,下叶稍长于上叶。体背略呈青灰色,两侧银白,各鳍灰黑色,平时多生活在流水及大水体的中上层,游泳迅速,善跳跃,以小鱼为食,是一中凶猛性鱼类。它可以在1~32度水体环境中生活,长年捕食生长。雌性3龄,雄性2龄成熟,6~7月产卵,幼鱼喜栖湖泊进岸水域或河道、港湾水流较缓沿岸生活。自然分布甚广,是我国南北水域常见的淡水鱼类。
白鱼生长快,个体大,最大个体可达10公斤,其肉质白而细嫩,味美而不腥,一贯被视为上等佳肴。原为野生品种,近些年养殖工作者有效地解决了白鱼的人工繁殖,苗种的培育与白鱼用颗粒饲料问题,已能进行大面积人工饲养。学名翘咀红白鱼,是一种凶猛鱼类,也属太湖主要经济鱼类之一,与“太湖三宝”合称“太湖四珍”。少刺多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较高。
版权:《白鱼 bái yú Anabarilius》由“鱼花网[www.fishbkw.com]”编辑整理,请勿采集、转载!本文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谢谢...
- 上一篇: 鲌 bà culter
- 下一篇: 假鳡鱼 jiǎ gǎn yú 棍子鱼
相关文章
-
【技术贴】白鱼的最佳钓法有哪些?
1、钓点选择流动水域,也就是江河中有急流与缓流的交界处,如小溪流人江河的水口处、在河弯的下游,水坝水闸出水口下游的急、缓水交汇处、在河边大石头的后面,都会有白条的聚集。2、钓法选择模拟饵钩钓法,不用铅坠不用漂,轻竿、细线小鱼钩,不打窝子不装食,垂钓使用模拟钩。3、用线绑在钩上面,迷惑鱼儿来咬钩,甩入...
已经有1780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白鱼和白鲢鱼有什么区别?
白鱼和白鲢鱼的区别在于两种鱼的嘴巴是不一样的,白鱼的嘴巴确实是上翘的,也叫翘嘴白鱼,翘嘴红鲌而白鲢鱼嘴巴不翘而且没有胡须。白鱼共有16种,为我国特有,呈白色,喜昂头,体形大者长六、七尺,味道很美。...
已经有117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白鱼的营养价值及功效有哪些?
1、白鱼性平、味甘、无毒,归脾、胃、肝经。具有开胃健脾、消食利水、补肝明目的功效。民间适用于消瘦水肿、产后抽筋等症。2、开胃消食,减肥润肤:白鱼能够开胃下气,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其鱼肉鲜美,富含高蛋白,能使人肌肤润泽,美体瘦身,防御衰老。3、补肾健脑:白鱼性干,味平,无毒,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能够...
已经有99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白鱼的营养成分有哪些?
食物名称白鱼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能量148 千卡蛋白质34.5 g脂肪1.1 g水分45 g叶酸3 μg钠7530 mg镁26 mg磷210 mg钾300 mg钙140 mg锰0.02 mg铁0.8 mg铜0.12 mg锌1.1 mg维生素B1(硫胺素)0.07 mg维生素B2(核黄素)...
已经有1400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白鱼的生活习性特点特征解读
生态环境白鱼为生活在流水及大水体中的鱼类,一般在水体中上层,行动迅速,善跳跃,性凶猛,主要以鱼类为食。为中上层淡水鱼类,栖息于多水草的开阔水体中,主要以小型鱼类为食。资源分布:为广布性鱼类之一,长江干流从金沙江到河口、黑龙江、黄河、辽河等干支流及附属湖泊均有分布。2.全国各大江河均有分布。...
已经有94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白带鱼的营养成分有哪些?
食物名称白带鱼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能量266 千卡蛋白质16.5 g脂肪20.9 g胆固醇72 mg脂肪酸17 g饱和脂肪酸5.8 g多不饱和脂肪酸3.9 g单不饱和脂肪酸7.3 g水分62 g灰分1 g叶酸2 μgαE1.2 mg钠88 mg镁29 mg磷180 mg钾290 mg钙1...
已经有88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白带鱼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性特点特征解读
生活环境暖温水域中底层洄游性鱼类,一般栖息于开放性之大洋水域,水深在60-100米间,亦常游至深远350米,甚至更深之水域,产卵时则洄游至浅海水域。喜弱光,有明显日夜垂直分布之习性,白天至深水层,黄昏、夜间及清晨则上游至表层。具群游性,性极贪食,以小鱼及甲壳类为食。生活习性生活于1~400米海域,为...
已经有89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白带鱼 bái dài yú Tric
白带鱼,带鱼科带鱼属的一种鱼类。体甚延长,侧扁,呈带状;尾略长,向后渐变细,末端成细长鞭状,尾柄与肛前长的比例达40%左右。头窄长,头背面斜直或略突起,前端尖锐,吻尖长;左右额骨分开。...
已经有85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鳓鱼的怎么做好吃?
红烧鳓鱼1、鱼(鳓鱼)去宰杀,去鳃、鳞及内脏,洗净控干,两面打斜十字花刀,剁成两段,用姜汁、料酒腌一下。2、板油切成小方丁。3、蒜二十克切片,三十克切丁,葱姜均切丝。4、炒勺加油,烧至七八成热,先下鱼头段,后下鱼尾段。下入板油、蒜丁呈金黄色一起捞出。5、勺加油下八角瓣,出香味,用葱丝、姜丝、蒜片爆锅...
已经有168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鳓鱼的生活习性特点有哪些?
摄食习性鳓鱼的饵料生物数量随着叉长的增大有增多的趋势,所摄食的饵料个体大小也越来越大,大个体鳓鱼摄食的浮游甲壳类较少,而主要以较大的鱼类和头足类为食。因此,随叉长的增大,鳓鱼的食物生态位宽度越来越大。饵料生物中头足类的数量较少变化并不显著,美丽大眼剑水蚤等小型饵料数量很少,仅出现叉长较小的鳓鱼食物组...
已经有120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假鳡鱼 jiǎ gǎn yú 棍子鱼
- 白鱼 bái yú Anabarilius
- 鲌 bà culter
- 鲴鱼 gù yú
- 岩原鲤 yán yuán lǐ Procypris rabaudi
- 丝鳍塘鳢 sī qí táng lǐ Nemateleotris magnificus (Fowler, 1938)
- 丝鳍线塘鳢 sī qí xiàn táng lǐ Nemateleotrismagnifica
- 瓣结鱼 bàn jié yú Tor brevifilis (Wu, 1977)
- 斑鳜 bān guì Siniperca scherzeri
- 瓦氏黄颡鱼 wǎ shì huáng sǎng yú Pelteobagrus vache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