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氏黄颡鱼 wǎ shì huáng sǎng yú Pelteobagrus vachelli
中文名 | 瓦氏黄颡鱼 | 目 | 鲇形目 |
拉丁学名 | Pelteobagrus vachelli | 亚纲 | 辐鳍亚纲 |
别名 | 江黄颡、硬角黄腊丁、郎丝江颡、嗄呀子、昂叽 | 科 | 鲿科 |
界 | 动物界 | 种 | 瓦氏黄颡鱼 |
门 | 脊索动物门 | 属 | 黄颡鱼属 |
亚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分布 | 珠江、闽江、湘江、长江、淮河、辽河等水系 |
纲 | 硬骨鱼纲 | 汉语拼音 | wǎ shì huáng sǎng yú |
瓦氏黄颡鱼(学名:Pelteobagrus vachelli)是鲿科、黄颡鱼属的一种鱼类。体型比黄颡鱼为大,最大长达300毫米。体延长,前部略圆,后部侧扁,尾柄略细长。头略短而纵扁。上枕骨棘常裸露,略细长。口较小,下位,略呈弧形。吻钝,略呈锥形。上颌突出于下颌,上、下颌具绒毛状齿。鳃孔宽。鳃盖膜不与鳃峡相连。鳃耙短小。背鳍位前,骨质硬刺前缘光滑,后缘具弱锯齿。脂鳍短,后缘游离,基部位于背鳍基后端至尾鳍基中央偏后。臀鳍基长,大于脂鳍基。胸鳍下侧位,硬刺前缘光滑,后缘具强锯齿。腹鳍起点位于背鳍基后端垂直下方之后。肛门距臀鳍起点较距腹鳍基后端为近。尾鳍深分叉,上、下叶末端圆钝,等长。活体背部灰褐色,体侧灰黄色,腹部浅黄。各鳍暗色,边缘略带灰黑色。尾鳍下叶边缘灰黑色。
瓦氏黄颡鱼为小型底栖鱼类,栖息于多岩石或泥沙底质的江河里。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寡毛类、甲壳动物、小型软体动物和小鱼为食。分布于中国(珠江、闽江、湘江、长江、淮河、辽河等水系)和越南。
形态特征
背鳍条Ⅱ-6~8;臀鳍条Ⅱ-21~24;胸鳍条Ⅰ-7~9;腹鳍条Ⅰ-5。鳃耙13~18。
体长为体高的3.9~5.2倍,为头长的4.4~5.1倍,为尾柄长的5.1~6.4倍,为前背长的3~3.3倍。头长为吻长的2.6~4.0倍,为眼径的3.7~5.2倍,为眼间距的1.7~2.3倍,为头宽的5.4~5.6倍,为口裂宽的2.1~2.8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7~2.4倍。
体型比黄颡鱼为大,最大长达300毫米。体延长,前部略圆,后部侧扁,尾柄略细长。头略短而纵扁,头顶有皮膜覆盖。上枕骨棘常裸露,略细长,接于项背骨。口较小,下位,略呈弧形。吻钝,略呈锥形。上颌突出于下颌,上、下颌具绒毛状齿,形成弧形齿带;下颌齿带中央分开;腭骨齿形成半圆形齿带。眼中等大,侧上位,位于头的前部,眼缘不游离。眼间隔稍平。前后鼻孔相隔较远,前鼻孔呈短管状,位于吻端;后鼻孔前缘有小的鼻须,后伸超过眼后缘。颌须略粗壮,后端超过胸鳍基后端;外侧颏须长于内侧颏须,后伸达胸鳍。鳔厚,心形。鳃孔宽。鳃盖膜不与鳃峡相连。鳃耙短小。
背鳍位前,骨质硬刺前缘光滑,后缘具弱锯齿,长于胸鳍硬刺,起点约在体前部1/3处,距吻端小于距脂鳍起点。脂鳍短,后缘游离,基部位于背鳍基后端至尾鳍基中央偏后。臀鳍基长,大于脂鳍基,起点至尾鳍基的距离大于距胸鳍基后端。胸鳍下侧位,硬刺前缘光滑,后缘具强锯齿,后伸不达腹鳍。腹鳍起点位于背鳍基后端垂直下方之后,距胸鳍基后端远大于距臀鳍起点,末端超过臀鳍起点。肛门距臀鳍起点较距腹鳍基后端为近。尾鳍深分叉,上、下叶末端圆钝,等长。 [3]
活体背部灰褐色,体侧灰黄色,腹部浅黄。各鳍暗色,边缘略带灰黑色。尾鳍下叶边缘灰黑色。
版权:《瓦氏黄颡鱼 wǎ shì huáng sǎng yú Pelteobagrus vachelli》由“鱼花网[www.fishbkw.com]”编辑整理,请勿采集、转载!本文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谢谢...
- 上一篇: 沟鲇 gōu nián
- 下一篇: 斑鳜 bān guì Siniperca scherzeri
相关文章
- 假鳡鱼 jiǎ gǎn yú 棍子鱼
- 白鱼 bái yú Anabarilius
- 鲌 bà culter
- 鲴鱼 gù yú
- 岩原鲤 yán yuán lǐ Procypris rabaudi
- 丝鳍塘鳢 sī qí táng lǐ Nemateleotris magnificus (Fowler, 1938)
- 丝鳍线塘鳢 sī qí xiàn táng lǐ Nemateleotrismagnifica
- 瓣结鱼 bàn jié yú Tor brevifilis (Wu, 1977)
- 斑鳜 bān guì Siniperca scherzeri
- 瓦氏黄颡鱼 wǎ shì huáng sǎng yú Pelteobagrus vache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