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线豆娘鱼 liù xiàn dòu niáng yú

中文名 | 六线豆娘鱼 | 目 | 鲈形目 |
拉丁学名 | Abudefduf sexfasciatus (Lacepède, 1801) | 亚目 | |
别名 | 科 | 豆娘鱼科 | |
界 | 动物界 | 种 | 六线豆娘鱼 |
门 | 脊索动物门 | 属 | 豆娘鱼属 |
亚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分布 | 印度至太平洋 |
纲 | 硬骨鱼纲 | 汉语拼音 | liù xiàn dòu niáng yú |
六线豆娘鱼,Abudefduf sexfasciatus (Lacepède, 1801),鲈形目雀鲷科豆娘鱼属的一种鱼类。 为观赏鱼类和食用鱼类。常成群出现。这种雀鲷会经常巡游海面,因此,也成为潜水摄影的常客。也是国内外大型水族馆里的常客。
Six line damselffish, Abudefduf sexfasciatus (lacep è De, 1801), is a fish of the genus damselffish in the family sparganidae, Perciformes. For ornamental fish and edible fish. Often appear in groups. This kind of sparrow will often cruise the sea, so it has also become a frequent visitor to diving photography. It is also a frequent visitor in large aquariums at home and abroad.
形态特征
体呈卵圆形而侧扁。吻短而略尖。眼中大,上侧位。口小,上颌骨末端不及眼前缘;齿单列,齿端具缺刻。眶前骨具鳞;眶下骨具鳞,后缘则平滑;前鳃盖骨后缘亦平滑。体被大栉鳞;侧线之有孔鳞片19-21个。背鳍单一,软条部延长而呈尖形,硬棘XIII,软条11-14;臀鳍硬棘II,软条11-13;胸鳍鳍条18-22;尾鳍叉形,末端呈尖形,上下叶外侧鳍条不延长呈丝状。体呈灰白至淡黄色,体侧有5条暗色横带。胸鳍基底上方有一小黑斑;鳃盖骨后缘上方无黑点;尾柄上无黑点。尾鳍灰白色,上下叶各具一明显黑带,其中上叶黑带延伸至尾柄上。
分布
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西起红海、东非沿岸,东至马克萨斯群岛、土阿莫土群岛和迪西岛。北至日本南部,南至豪勋爵岛和拉帕岛。
分布范围国家及地区如下:
非洲:埃及、苏丹、厄立特里亚、吉布提、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科摩罗、塞舌尔、毛里求斯、留尼旺(法)、印度礁、欧罗巴岛。
亚洲:约旦、以色列、沙特阿拉伯、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科威特、伊朗、巴基斯坦、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查戈斯群岛(英)、孟加拉国、缅甸、泰国、越南、柬埔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小笠原群岛(日)、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科科斯群岛(澳)、罗利沙洲(澳)、阿什莫尔礁(澳)、圣诞岛(澳)、印度尼西亚、东帝汶。
大洋洲: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北马里亚纳群岛、密克罗尼西亚、马绍尔群岛、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瓦鲁阿图、瓦利斯和福图纳、图瓦卢、基里巴斯、帕劳、关岛(美)、瑙鲁、托克劳(新)、斐济、汤加、萨摩亚、美属萨摩亚、库克群岛(新)、纽埃(新)、约翰斯顿岛(美)、夏威夷群岛、莱恩群岛、马克萨斯群岛、塔希提岛、土阿莫土群岛、社会群岛、土布艾群岛、皮特凯恩群岛、迪西岛(英)、拉帕岛(法)、诺福克岛、豪勋爵岛。
版权:《六线豆娘鱼 liù xiàn dòu niáng yú》由“鱼花网[www.fishbkw.com]”编辑整理,请勿采集、转载!本文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
惠氏豆娘鱼 huì shì dòu ni
惠氏豆娘鱼,【Abudefduf whitleyi】又称条纹雀鲷、五线雀鲷,俗名为厚壳仔,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雀鲷科的其中一种,俗名惠琪豆娘鱼,本鱼体呈暗灰色,腹面白色,体侧有5条暗色之横带,体呈卵圆形而侧扁。吻短而略尖。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 ...
已经有92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条纹豆娘鱼 tiáo wén dòu n
条纹豆娘鱼(Abudefduf vaigiensis)又称五带豆娘,五线豆娘,为鲈形目、雀鲷科、豆娘鱼属一种热带海水鱼类。条纹豆娘鱼分布于印太海域各大陆沿岸及海岛珊瑚礁区,为产量较大的习见鱼类,多活动于近海珊瑚礁附近,觅食礁石区的细小猎物,可作为观赏鱼。...
已经有108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屈氏豆娘鱼 qū shì dòu niá
屈氏豆娘鱼 qū shì dòu niáng yú Abudefduf troschelii 成鱼栖息于珊瑚礁与岩礁有一些波浪活动 而稚鱼通常在泻湖与平坦的底部区域中被发现于浅水区区域,吃藻类与有时吃甲壳动物与小型无脊椎动物。独居性或在松散的鱼群中.生活习性海洋 礁区鱼类; 非迁移的; ...
已经有102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夜豆娘鱼 yè dòu niáng yú
夜豆娘鱼,yè dòu niáng yú Abudefduf taurus 成鱼栖息于珊瑚礁与岩礁有一些波浪活动 而稚鱼通常在泻湖与平坦的底部区域中被发现于浅水区区域,吃藻类与有时吃甲壳动物与小型无脊椎动物。独居性或在松散的鱼群中.生活习性海洋 礁区鱼类; 非迁移的; ...
已经有86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鲷状豆娘鱼 diāo zhuàng dò
鲷状豆娘鱼Abudefduf sparoides,成鱼栖息于珊瑚礁与岩礁有一些波浪活动 而稚鱼通常在泻湖与平坦的底部区域中被发现于浅水区区域,吃藻类与有时吃甲壳动物与小型无脊椎动物。独居性或在松散的鱼群中.生活习性海洋 礁区鱼类; 非迁移的; ...
已经有103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梭地豆娘鱼 suō dì dòu niá
梭地豆娘鱼(Abudefduf sordidus) ,又称梭地雀鲷,俗名为厚壳仔,为辐鳍鱼纲隆头鱼亚目雀鲷科的其中一种。...
已经有104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七带豆娘鱼 qī dài dòu niá
岩豆娘鱼,Abudefduf saxatilis (Linnaeus, 1758),雀鲷科豆娘鱼属的一种鱼类。成鱼体呈卵圆形而侧扁。吻短而略尖。眼中大,上侧位。口小,上颌骨末端不及眼前缘;齿单列,齿端具缺刻。眶下骨具鳞,后缘则平滑;前鳃盖骨后缘亦平滑。...
已经有101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岩豆娘 yán dòu niáng
岩豆娘鱼,Abudefduf saxatilis (Linnaeus, 1758),雀鲷科豆娘鱼属的一种鱼类。成鱼体呈卵圆形而侧扁。吻短而略尖。眼中大,上侧位。口小,上颌骨末端不及眼前缘;齿单列,齿端具缺刻。眶下骨具鳞,后缘则平滑;前鳃盖骨后缘亦平滑。...
已经有79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岩豆娘鱼如何进行繁殖?
岩豆娘鱼雄性达到10厘米的长度时性成熟,雌性达到8厘米的长度时性成熟。产卵发生在岩石、沉船、桩和礁石露头上,雄性在那里准备巢穴。在牙买加,产卵期为11月至次年4月,而在巴哈马,产卵期为6-8月。求爱仪式包括雄性在早上主动追逐雌性。在这段时间内,雄性筑巢。岩豆娘鱼在产卵期间,大约有200000个卵被释...
已经有121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岩豆娘鱼有哪些生活习性?
岩豆娘鱼通常形成多达数百只的大型摄食群。这些群体在1-15米深度的浅礁上游动。黄昏前,鱼群在水柱中保持低位,随着夜幕的临近,鱼群散开,寻找礁石中的洞穴和缝隙。那些在洞穴中定居的岩豆娘鱼头朝外,在原地盘旋,而那些在洞穴中避难的岩豆娘鱼则斜靠在某物上。洞穴隐藏者呈现暗颜色阶段。幼鱼生活在特定的栖息地,经...
已经有65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超红龙鱼 chāo hóng lóng yú
- 蓝纹狐鱼 lán wén hú yú Anampses femininus 蓝纹狐
- 橙线龙鱼 Halichoeres melanurus chéng xiàn lóng yú 黄线龙
- 尖嘴龙鱼 jiān zuǐ lóng yú Gomphosus varius 鸟龙
- 闪电龙鱼 shǎn diàn lóng yú Halichoeres cyanocephalus 黄鳃龙鱼
- 红缘丝鳍鲷 hóng yuán sī qí diāo Cirrhilabrus rubrimarginatus
- 四线狐 sì xiàn hú Pseudocheilinus tetrataenia
- 双斑菩提鱼 shuāng bān pú tí yú 金背狐鱼 Bodianusbimaculatus
- 康氏鹦鹉 kāng shì yīng wǔ Cirrhilabrus condei
- 快闪龙鱼 kuài shǎn lóng yú Paracheilinus filamento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