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带刺尾鱼 Acanthurus triostegus héng dài cì wěi yú

中文名 | 横带刺尾鱼 | 目 | 鲈形目 |
拉丁学名 | Acanthurus triostegus | 亚目 | 刺尾鱼亚目 |
别名 | 条纹刺尾鱼、五间吊、斑马吊 | 科 | 刺尾鱼科 |
界 | 动物界 | 属 | 刺尾鱼属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种 | 横带刺尾鱼 |
亚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分布 | 印度洋区 |
纲 | 硬骨鱼纲 | 汉语拼音 | héng dài cì wěi yú |
横带刺尾鱼,(学名:Acanthurus triostegus(Linnaeus,1758),刺尾鱼科刺尾鱼属的一种鱼类。俗名条纹刺尾鱼。鱼吻及下颌周围有淡色环。体被细小栉鳞。体色较浅、有白色、白中带绿甚至灰色或黄色等不同色彩、体侧具5条纵向黑色条纹,其中一条经过鱼眼。体侧非常扁平,鳃耙、背鳍和臀鳍不明显。尾柄两侧各有一向前棘。平均长度17厘米,最长27厘米;体长为体高的2.3倍。此鱼大洋底栖性,为暖水珊瑚礁鱼类。
Acanthurus triostegus (Linnaeus, 1758), a fish of the genus spiny tail in the family spiny tail. Commonly known as striped barbed tail fish. There are light rings around the fish's kiss and jaw. The body is covered with fine Chlamys scales. The body color is light, with different colors such as white, white with green or even gray or yellow. There are 5 longitudinal black stripes on the body side, one of which passes through the fish eye. The body side is very flat, and the gill rake, dorsal fin and hip fin are not obvious. There is a forward spine on both sides of the caudal stalk. The average length is 17 cm and the longest is 27 cm; The body length is 2.3 times of the body height. This fish is oceanic benthic and belongs to warm water coral reef fish.
地理分布
分布于印度——泛太平洋海域,西起东非,东至巴拿马,北起日本南,南至罗得豪岛、帕拉岛及杜夕岛(包含密克罗尼西亚)。
主要分布国家和地区:孟加拉国、英属印度洋领地、圣诞岛、可可岛、科摩罗、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肯尼亚、马达加斯加、马尔代夫、毛里求斯、马约特岛、莫桑比克、缅甸、阿曼、留尼汪、塞舌尔、索马里、南非、斯里兰卡、坦桑尼亚、泰国、也门。
栖息环境
栖息水深:0-90米,栖所温度:24-26℃。
主要生活在潟湖和面海珊瑚礁水域;蓄潮池及其他近岸栖息地,如低浅海滩侵蚀带也有发现。
形态特征
背鳍硬棘数:9枚;背鳍软条数:22-26枚;臀鳍硬棘数:3枚;臀鳍软条数:19-22枚。
体呈椭圆形而侧扁。头小,头背部眼前稍凸。口小,端位,上下颌各具一列扁平齿,齿固定不可动,齿缘具缺刻。背鳍及臀鳍硬棘尖锐,各鳍条皆不延长;胸鳍近三角形;尾鳍略内凹或近截形。体一致为具光泽之灰绿色至黄绿色,腹面白色,体侧与腹面颜色相交处另具1条波状黑色纵纹,随着成长而明显;头部及体侧共约有5条黑色横色,第一条横带贯穿眼部而成1条眼带,最后一条则位于尾柄前方;尾鳍前方之尾柄背侧另具1条黑色鞍状斑,腹侧则有1个黑点;头背侧由眼间隔至吻端的正中央另具1条黑色窄带;各鳍淡色至黄绿色。
生存习性
单独或结群出游,活动区域较小于其它刺尾鱼。遭遇突然情况时,会出现强直静止行为。草食性,习惯啃食珊瑚和岩礁上的海藻,也会成群觅食丝状藻。
版权:《横带刺尾鱼 Acanthurus triostegus héng dài cì wěi yú 》由“鱼花网[www.fishbkw.com]”编辑整理,请勿采集、转载!本文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
印尼栉齿刺尾鱼 Ctenochaetus
印尼栉齿刺尾鱼,(Ctenochaetus tominiensis)又称火箭吊,属鲈形目、刺尾鱼科、栉齿刺尾鱼属,为一类生活与珊瑚礁区的热带海水鱼。印尼栉齿刺尾鱼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尼西亚海域,多活动于珊瑚礁区域,摄食小型猎物、有机物碎屑及礁石上的海藻等。可作为观赏鱼。...
已经有92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扁体栉齿刺尾鱼 Ctenochaetus
扁体栉齿刺尾鱼,(Ctenochaetus strigosus)又称金眼吊,属鲈形目、刺尾鱼科、栉齿刺尾鱼属,为一类生活与珊瑚礁区的热带海水鱼。扁体栉齿刺尾鱼分布于夏威夷海域,多活动于珊瑚礁周围,觅食有机质碎屑及礁石上的海藻等,遇到危险会藏身于礁石中。可作为观赏鱼。...
已经有121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栉齿刺尾鱼 Ctenochaetus s
栉齿刺尾鱼,Ctenochaetus striatus (Quoy et Gaimard, 1825),为辐鳍鱼纲鲈形目刺尾鱼亚目刺尾鱼科栉齿刺尾鱼属的一种鱼类,俗名栉齿刺尾鱼。分布于印度洋马达加斯加、到夏威夷及波利尼西亚、南到澳大利亚、北至日本南部、台湾以及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
已经有98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夏威夷栉齿刺尾鱼 Ctenochaetu
夏威夷栉齿刺尾鱼,学名:Ctenochaetus hawaiiensis (Randall, 1955),为刺尾鲷科栉齿刺尾鱼属的一种鱼类。分布于太平洋热带海域,栖息在珊瑚礁,深度1-61米。...
已经有84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塞氏栉齿刺尾鱼 Ctenochaetus
塞氏栉齿刺尾鱼Ctenochaetus cyanocheilus,刺尾鱼科栉齿刺尾鱼属的一种鱼类。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栖息在礁石区,性情温和,遇威胁时会将尾部硬棘攻击敌人,属杂食性,以藻类及动物碎屑为主。...
已经有881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双斑栉齿刺尾鱼 Ctenochaetus
双斑栉齿刺尾鱼,Ctenochaetus binotatus (Randall, 1955),刺尾鱼科栉齿刺尾鱼属的一种鱼类。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栖息在礁石区,性情温和,遇威胁时会将尾部硬棘攻击敌人,属杂食性,以藻类及动物碎屑为主。...
已经有811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黄鳍刺尾鱼 Acanthurus xan
黄鳍刺尾鲷Acanthurus xanthopterus。黄翼刺尾鱼,又称黄鳍刺尾鲷、黄鳍刺尾鱼。为刺尾鱼科刺尾鱼属的鱼类,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区。属杂食性,以藻类、碎屑、小型水生动物为食。具变态性。...
已经有121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暗体刺尾鱼 Acanthurus tri
暗体刺尾鱼,Acanthurus tristis虎纹吊外表与虎纹仙很接近,不是很凶猛,不会骚扰缸中其他鱼。最好单独饲养。非常适合饲养在珊瑚缸中,不会骚扰珊瑚、贝类或无脊椎动物。建议提供活石供其啃食。 虽然吊类鱼也和其他鱼一样喂食动物性饵料,但需要注意要提供足够的海草及海藻等植物性饵料。这能增强其身体...
已经有90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关于活铅坠的使用技巧有哪些注意事项?
活铅坠的真正意义在于找钝,避开因鱼试探就饵等的虚假信号,使浮漂表现出”入口“动作。 使用活铅坠时,鱼就饵需要拉动整个浮漂的浮力,而不是浮力平衡的整个线组。此时...
已经有94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野钓必须遵守的两大原则!
一、竿:用大鱼竿大竿即长竿。在湖泊、水库等水流相对稳定的大水面垂钓,海竿以使用3米以上的中硬调长海竿为宜,既可以投远,还可以在遇到大鱼时发挥竿长而结实的优势,能...
已经有99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超红龙鱼 chāo hóng lóng yú
- 蓝纹狐鱼 lán wén hú yú Anampses femininus 蓝纹狐
- 橙线龙鱼 Halichoeres melanurus chéng xiàn lóng yú 黄线龙
- 尖嘴龙鱼 jiān zuǐ lóng yú Gomphosus varius 鸟龙
- 闪电龙鱼 shǎn diàn lóng yú Halichoeres cyanocephalus 黄鳃龙鱼
- 红缘丝鳍鲷 hóng yuán sī qí diāo Cirrhilabrus rubrimarginatus
- 四线狐 sì xiàn hú Pseudocheilinus tetrataenia
- 双斑菩提鱼 shuāng bān pú tí yú 金背狐鱼 Bodianusbimaculatus
- 康氏鹦鹉 kāng shì yīng wǔ Cirrhilabrus condei
- 快闪龙鱼 kuài shǎn lóng yú Paracheilinus filamento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