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背青鳉饲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观背青鳉对水温水质要求不高,可生活0~40℃水温环境,适宜生长温度15~30℃。在无过滤及打氧情况下,喂养密度为每升水2~3尾成鱼,视水质一般3~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1/4~1/2水。观背青鳉食性较杂,常见活饵有丰年虾、水蚤、红虫等,也会啃食缸内水藻、浮萍,对人工饲料也不挑,合格厂家生产的优质热带鱼颗粒饲料和薄片饲料,以及磨粉的锦鲤饲料都可以,每天视情况喂食1~2次。
一般3个月左右大的观背青鳉就已性成熟,具备繁殖能力。在气温达到20℃以上,光照充足情况下就能稳定产卵,每天产卵量2~50左右。繁殖期间,缸内应放置毛线团等物收卵,每天将挂在线团上的卵挑出来,移至一次性饭盒等小型容器孵化。孵化期间每天将坏掉长霉的卵挑出,换水一次,每次换1/3~1/2左右,孵化时间约10~15天。
刚孵化的鱼苗约3~5mm长,在经过一天左右吸收卵黄后鱼开始摄食。靑鳉鱼苗不挑食,一般开口以打粉饲料,蛋黄、绿水、绿藻粉、草履虫、轮虫等喂食,经过一星期左右,就可以用丰年虾及饲料等正常喂养了。
- 上一篇: 中国斗鱼繁殖特点及饲养技术方法
- 下一篇: 黑线飞狐饲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
黄唇鱼繁殖方法及养殖技术分析
繁殖方法根据捕获的野生黄唇鱼性腺发育的资料统计,中国东莞海域,天然生长的黄唇鱼,体重达15千克以上时,才有完全成熟的卵。卵巢重可达鱼体重的20%,卵粒大小如鲤鱼卵,吸水后比原来大30~50%,估计为黏性卵。黄唇鱼在清明至谷雨前后产卵。中国东莞海域的产卵场,在龙穴到大虎一带的狮子洋海域。产卵后雌性黄唇...
已经有550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灰六鳃鲨繁殖方式及保护现状解读
繁殖方式卵胎生,卵在体内孵化,而胚胎保留在雌性体内,直到妊娠结束。经过长时间的孕育,每产22-108仔。尽管没有观察到求偶和交配,但据信,雄性会在鳃、胸鳍和侧腹附近轻轻地抓住雌性,这一点可以从雌性身上的疤痕的季节性出现得到证明。保护现状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
已经有754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狼鳗为什么有那么大的伤害性?
狼鳗的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因此即便是其在失去身体主干濒临死亡的状态下,也能够用嘴再咬一些东西。由此可见,狼鳗的性情十分凶猛。其在失去了身体主干的情况下,仍然凭借着愤怒的情绪能够做出一些动作来。狼鳗又叫做龙鳗,是典型的肉食性生物,其多生活在深海当中,是典型的深海鱼。狼鳗主要分布的地区没有一点光线,可以...
已经有83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狼鳗的繁殖与饲养特点
繁殖狼鳗每年10月—翌年2月间交配繁殖,雌鳗每次产下7000—10000枚卵,由双亲共同照料,孵化期约13—16周,时间长短依赖于水温高低,幼鱼出世后会在浅海地区漂荡生活2年左右,栖息地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向深海移动,4~5岁性成熟,但直到7岁才能交配繁殖,寿命不详。狼鳗广泛分布于太平洋的北部海域,见于...
已经有85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单斑蝴蝶鱼的饲养要点解读
单斑蝴蝶鱼属于杂食性的海水鱼,日常饲养中可以以珊瑚虫、小型无脊椎动物以及藻类为主食。日常生涯中饲养单斑蝴蝶鱼必定要注意视察他们的食量、粪便等问题,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已经有63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六角恐龙鱼怎么饲养及养殖技巧有哪些?
1.六角恐龙可以吃很多食物。 小的六角形恐龙我们可以喂它吓人的水蚤或切碎的鱼。 直到它停止吃更大的食物。 六角恐龙主要喜欢吃藻类、昆虫、小鱼和小虾。 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常见的成分来喂养它。 如面条、鸡肉、鱼肉、鸡肝、猪脑、干米等。还可以喂它一些新鲜或速冻的蚯蚓蜡虫血虫。2. 用气味觅食的六角形恐龙。...
已经有66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黑鲷繁殖方式解读
产卵期因地而异,中国山东沿海为5月上旬至5月下旬,江苏沿海为4月旬至5月上旬,福建沿海为3月中旬至5月上旬。产卵水温在14.5-24℃。性成熟过程具明显性逆转现象,体长100毫米左右鱼体全部是雄鱼,2龄鱼体长150-250毫米为典型雌雄同体两性阶段,3龄鱼体长250-300毫米,性分化近结束,大部分...
已经有58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六角恐龙饲养方法及注意事项解读
墨西哥钝口螈它们被饲养的历史已经超过百年,主要作为内分泌等实验的活体使用。多变的体色也是 它们的魅力之一,据说全世界有超过30种种类。常见到有普通体色、白化种(黑眼)、白化种(白眼)、 金黄体色(白眼)和全黑个体,普通体色和其他体色个体交配产下的第一子代就是大家所熟知的虎斑六角 恐龙。墨西哥钝口螈可...
已经有710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六角恐龙生活习性特点特征解读
饮食习惯墨西哥钝口螈是杂食动物。主要食物:水藻,蠕虫,无壳昆虫或小鱼和少量其他鱼类的粪便。饲养上,可以喂各样的容易找到的食物,包括:鸡肉、各种淡水鱼肉、淡水虾肉,为了方便,也可喂食急冻或新鲜的血虫、蚯蚓、蜡虫。或其他高蛋白低脂肪无硬壳硬刺的食物,高淀粉食物禁食,人吃的加工品如:火腿肠、烹制肉类一定不...
已经有77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黄龙鱼的人工繁殖与饲养技术解读
繁殖与育苗交配与产子筑巢完成后,雄鱼就开始追逐雌鱼。此时的亲鱼尤其是雄鱼的体色变化很快,经常在数秒时间内从艳蓝变成墨绿色。倘若受到人为的惊动,又会马上恢复到平时的蓝色调。雄鱼此时会全身痉挛,以各种舞姿向雌鱼求爱,引诱雌鱼进入泡沫巢,共同执行生产的工作,雄鱼弯曲身体拥抱雌鱼,雌雄鱼身体都弯成“C”形,...
已经有60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黄尾龙的饲养方法及注意事项解读
温度是热带鱼生存的最重要的条件,没有适合热带鱼生长的温度,热带鱼就无法生存,热带鱼是狭温性动物,它们对温度是极为敏感,笔者曾做过试验:将孔雀鱼放在无水草无光照的鱼缸里,不喂食,它们可以活四个月以上,但是如果温度不适宜,它们很快就会死亡。热带鱼适宜的水温热带鱼生活在水温应以20-30度为宜。但不同种类...
已经有85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黄尾龙鱼繁殖技术技巧探讨
成熟雌雄鱼的辨别雄鱼一般喜欢在雌鱼面前炫耀自己一番,最主要的是雄鱼的体形修长,胸鳍也较长,呈深红色。雌鱼的腹部由于卵的原故显得饱满胀大,头部的形状亦较雄鱼圆润,产卵期时雌鱼的输卵管突出。雄鱼的输精管则凹出。繁殖龙鱼可以存活18年左右,它们的生长期和成熟所用的发育期很长,一般雌鱼须6-12年,雄鱼须5...
已经有1011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白带鱼生活环境及生活习性特点特征解读
生活环境暖温水域中底层洄游性鱼类,一般栖息于开放性之大洋水域,水深在60-100米间,亦常游至深远350米,甚至更深之水域,产卵时则洄游至浅海水域。喜弱光,有明显日夜垂直分布之习性,白天至深水层,黄昏、夜间及清晨则上游至表层。具群游性,性极贪食,以小鱼及甲壳类为食。生活习性生活于1~400米海域,为...
已经有68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鲌养殖技术技巧特点有哪些?
养殖技术池塘清整养殖池塘大小均可,要求池底平坦,淤泥不超过20cm,池水深保持在2.5m以上。在放养鱼种前10d左右,将池水排干,按每 667 立方米 生石灰 75~100kg 或漂白粉 25~30 kg,加适量的水溶化成高浓度灰浆或药液向全池均匀泼洒,彻底清塘消毒,用木耙翻动池底淤泥,杀灭其有害生...
已经有64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奥尼鱼罗非鱼稻田养殖技术解读
稻田养殖稻田养殖奥尼鱼,是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种养结合项目,可以利用奥尼鱼生长速度快、产量高、效益好的优点,在广大农村广泛推广。稻田养殖优点稻田由于水层浅、水温较高、鱼类生物饵料较丰富,因此非常适合奥尼罗非鱼养殖,并已逐渐成为稻田养鱼的新对象。一般每亩可...
已经有89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奥尼罗非鱼怎么进行过冬保护
过冬前的准备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当水温低于12~13℃时就会逐渐冻死。除中国华南部分地区能自然越冬外,其它地区都要采取越冬保种措施。A.越冬池的准备越冬池应选择在向阳背风、水质较好、靠近水源和交通方便的地方修建。越冬池可以是水泥池或土池。一般室内静水池最好是水泥池结构,便于换水和排污。越冬池的大小,...
已经有92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奥尼罗非鱼饲养技术及疾病防治技术解读
饲养技术要点奥尼罗非鱼个体生长速度、群体产量、起捕率等生物指标均高于父母本,是一个优质高产的好品种。一般4个多月养成一批,一年可养两批,亩产稳达两吨。其技术要点:1、池塘条件。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光照好,面积4-8亩,水深1.5-2.5米,保水性能好,塘底平坦,淤泥15-20厘米,有增氧设备。2...
已经有664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红罗非鱼养殖技术技巧解读
稻田养殖稻田养殖彩虹鲷,是充分利用水资源、增加单位面积产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种养结合项目。在种植稻田的田块内放养彩虹鲷,能除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可节省稻田除虫、除草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另外,由于鱼在田间活动,还能疏松土壤,鱼的粪便含有大量的氮,也为水稻生产提供了肥料,因而能使稻谷增...
已经有68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尼罗罗非鱼繁殖方式及养殖技术解读
繁殖方式尼罗罗非鱼初次性成熟年龄为4-6个月,温度高,营养条件好,则生长快,成熟早,反之则成熟晚。初次性成熟个体重150-200克,雄鱼成熟稍早,个体也大。经过越冬的鱼种,由于漫长越冬期生长受到抑制,生长缓慢,甚至停止,其成熟年龄一般都已达到或超过6个月,所以当水温适宜并改善饲养条件后,体重只有50...
已经有84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尼罗罗非鱼生活习性及特点解读
生活习性尼罗罗非鱼是热带鱼类,适宜的温度范围16-38℃,最适生长水温24-32℃,在30℃时生长最快。致死温度上限为42℃,下限为10℃。14-15℃食欲减退。10℃完全不摄食。尼罗罗非鱼耐低氧性较强,在水温22-25亡时,0.7毫克/升溶氧量,仅表现出微弱的浮头,但仍能摄食;在溶氧量为2.24毫...
已经有742人阅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