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鳍鳅的TAG标签
-
细尾贵州爬岩鳅 xì wěi guì zhōu pá yán qiū
细尾贵州爬岩鳅,Beaufortia kweichowensis gracilicauda (Chen et Zheng, 1980),是平鳍鳅科爬岩鳅属贵州爬岩鳅的一个亚种,是中国特有品种,小型鱼类,栖息于河流的砾石缝隙中,以藻类植物和底栖动物为食。 ...
已经有88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侧沟爬岩鳅 cè gōu pá yán qiū
侧沟爬岩鳅(Beaufortia liui (Chang, 1944)是平鳍鳅科、爬岩鳅属的一种鱼类。体长为体高的5.8~6.9倍,为体宽的4.2~4.4倍,为头长的4.8~5.0倍,为尾柄长的13.8~14.1倍,为头宽的1.0倍,为吻长的2.0~2.2倍,为眼径的5.3~5.5倍,为眼间距的2...
已经有754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埔里中华爬岩鳅外形特征栖息环境特点
形态特征体纵扁延长呈圆筒状,腹部扁平。眼小,口下位,具4对须。鱼体为浅黄或黑绿色,鳞片细小。胸鳍极宽大平展,特征是腹鳍後缘愈合成吸盘。尾柄部具4~6个鞍状斑,尾鳍凹形。习性分布特化的外形,极适合停栖于急流的岩面上。主要以水生昆虫、有机碎屑为食。初级淡水鱼,栖息于溪流中、上游水势较湍急的高溶氧河段。为...
已经有103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埔里中华爬岩鳅 pǔ lǐ zhōng huá pá yán qiū
埔里中华爬岩鳅(Sinogastromyzon puliensis Liang)又名棕蓑贴、石贴仔、巴鱼儿、巴石鱼。偏好生活在低海拔溪河湍急而高溶氧量的栖地里,如:急濑、平濑、阶流、潭头等区段,对水质要求相当高。...
已经有103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台湾间爬岩鳅特点生活习性特征及分布状态
外形特征台湾间爬岩鳅体纵扁延长呈圆筒状,腹部扁平。眼小,口下位,具3对须。体色变异大,一般为浅橄榄绿或黑绿色,具不规则的深色斑块,鳞片细小。胸鳍极宽大,平展几乎达腹鳍前缘;尾鳍凹形。生活习性初级淡水鱼,栖息于溪流中、上游水势较湍急的高溶氧河段。为底栖鱼类,将扁平的鱼体贴於石头上,啃食附著性藻类及水生...
已经有117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台湾间爬岩鳅 tái wān jiān pá yán qiū
台湾间爬岩鳅(Hemimyzon formosanus)是一种中国台湾特有的鱼种,又名台湾间吸鳅、台湾石爬子、石贴仔,为平鳍鳅科间吸鳅属下的一个种。台属于底栖型淡水鱼。...
已经有81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牛栏爬岩鳅 niú lán pá yán qiū
牛栏爬岩鳅对比已发现的爬岩鳅属鱼类,与该种最为接近的是四川爬岩鳅(B. szechuanensis Fang)和中间爬岩鳅(B. intermedia Tang et Wang),然而在侧线鳞数目、腹鳍分枝鳍条数、背鳍起点、肛门位置等特征方面又与它们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将其描记为该属一新种——牛栏...
已经有81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圆体爬岩鳅 yuán tǐ pá yán qiū
圆体爬岩鳅(学名:Beaufortia cyclica (Chen, 1980)为平鳍鳅科、爬岩鳅属的一种鱼类。分布于西江水系。体长为体高的6.5-8.0倍,为体宽的4.0倍,为头长的3.6-4.4倍,为尾柄长的12.4倍,为尾柄高的13.0倍。头长为头高的1.8倍,为头宽的1.4倍,为吻长的1....
已经有81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爬岩鳅饲养方法技巧有哪些?
爬岩鳅属平鳍鳅科,有多个种和亚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上游、海南水系和东南亚些河流上游的急流中。其体长圆盘状,前部平扁,体宽大于体高,尾柄稍侧扁。口略宽弧形。吻褶分3叶,叶间具2对细小吻须。口角须1对。下唇“八”字形,中部具缺口,唇片边缘具乳突。鳃孔小,止于胸鳍上方。偶鳍宽,平展,胸鳍起点位鼻孔后缘的下方...
已经有214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爬岩鳅怎么进行辨别?
鉴别特征体稍延长,尾柄侧扁。头部侧扁、吻端圆钝。口下位,口裂小。呈马蹄形。下颌外露。下唇呈“八”字形,中部有1个缺刻;左、右唇片前缘具乳突。口角须1对。鳃裂极小,约等于眼径。体被细鳞,为皮膜所覆盖。侧线完全。左,右腹鳍联合处有1个较深的缺刻。肛门被腹鳍末端所覆盖。尾末端斜截,下叶略长。体背棕褐色,头...
已经有1820人阅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