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花:是指由鱼卵孵化的小鱼,叫水花、水花苗,也叫鱼苗、鱼花、也称为海花。欢迎访问水花网,鱼花网,为爱鱼者免费提供鱼之分类,习性,喂养等信息!

鱼花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主页 > 鱼趣 > 鱼之奇

鱼之奇

中华鲟的物种学史与保护现状【解读】

发布时间:02-27 鱼之奇 阅读编辑:渔者
物种学史中华鲟所属的鲟鱼类都是在距今约1.4亿年的中生代末期的上白垩纪出现的,中国曾在辽宁北票晚侏罗纪(距今1亿4千万年前)地层中发现过鲟类化石,名北票鲟。这种鲟只在两体侧有一行侧线鳞,其它体表裸露,与中华鲟体披五行鳞者不同。 [4] 鲟鱼是鱼类中最濒危的类群之一,63%的种类处于极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状态,另外有3个种可能已经绝灭,其余的30%也受到威胁或处于易危或...

物种学史

中华鲟所属的鲟鱼类都是在距今约1.4亿年的中生代末期的上白垩纪出现的,中国曾在辽宁北票晚侏罗纪(距今1亿4千万年前)地层中发现过鲟类化石,名北票鲟。这种鲟只在两体侧有一行侧线鳞,其它体表裸露,与中华鲟体披五行鳞者不同。鲟鱼是鱼类中最濒危的类群之一,63%的种类处于极危(Critically Endangered)状态,另外有3个种可能已经绝灭,其余的30%也受到威胁或处于易危或濒危状态,因此,现生的鲟鱼类均被列入红色名录  。

远在公元前1000多年的周代,中国人就把中华鲟称为王鲔鱼。中华鲟属硬骨鱼类鲟形目。鲟类最早出现于距今2亿3千万年前的早三叠世,一直延续至今。 

中华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动物,是鱼类的共同祖先——古棘鱼的后裔,距今有一亿四千万年的历史。和恐龙生活在同一时期。中华鲟由于它们自身所具有的一系列原始特征,表现出它们既是介于软骨鱼类(鲨鱼等)与硬骨鱼类之间的类群,又是硬骨鱼类中较原始的类群,在鱼类演化史中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中华鲟在分类上占有极其重要地位,是研究鱼类演化的重要参照物,在研究生物进化、地质、地貌、海侵、海退等地球变迁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难以估量的生态、社会价值。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珍稀动物已濒于灭绝。保护和拯救这一珍稀濒危的“活化石”对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都有深远意义。从它身上可以看到生物进化的某些痕迹,所以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

据1834年的有关文献记载,中华鲟的模式产地是中国。尽管它不是中国特产,但却由于模式产地在中国而出名。后来有人根据当时的中国历史和后人的工作推测是广州。该物种历史记录在韩国西南部和日本九州西部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梨,明江和青塘河中,但除了长江中下段以外,已经从所有这些地区中消失。

中华鲟的分布较广,在中国的渤海的大连沿岸、旅顺、辽东湾、辽河;黄河北部辽宁省海洋岛及中朝界河鸭绿江;山东石岛、黄河、长江、钱塘江、宁波、闽江、台湾基雄及珠江水系等。在长江可达金沙江下游;在珠江水系可上溯西江三水封开,北江达乳源,甚至达广西浔江、郁江、柳江;在海南省沿岸亦产。也见于朝鲜汉江口及丽江和日本九州西侧。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溯河物种。野外生活在中国长江葛洲坝下方。该物种历史上被过度捕捞。在20世纪70年代,该物种的总产卵数量估计为10000个,但在2005-2007年间,中华鲟的总产卵量估计为203-257个。该数据表明,在37年期间,产卵总数减少了97.5%。1981年葛洲坝大坝的建设阻止了该物种的迁徙路线,使其无法到达河流上游的产卵场。只剩下一个产卵场(4公里长的河流),位于葛洲坝水坝下方。此外,2003年,三峡大坝建在葛洲坝大坝上游40公里处。这改变了水温状况(降低了河流在秋季和冬季的水位)并影响了水温。1983年至2007年期间,超过900万尾半成年鱼(包括幼鱼)被释放到长江以增加数种数量,但对野生种群的贡献被认为不到10%。因此,该物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中被评估为极度濒危物种。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9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附录Ⅰ。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一级。 

种群现状

20世纪70年代,长江里的繁殖群体能达到1万余尾,葛洲坝截流的80年代,骤减到2176尾,2000年仅有363尾,2010年估算只剩57尾。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野生中华鲟逐渐在长江宜昌江段形成了新的产卵场。相关科研机构开始对该江段的中华鲟自然繁殖活动展开监测。多年来,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多集中在11月中旬,少数年份会在11月下旬。

20世纪80年代的科研捕捞指标是长江水产研究所和中华鲟研究所每年各100尾,但两家机构每年各自能捕到五六十尾已很不错。

2000年后,两家每年加起来也只能捕捞二三十尾。

2008年,农业部组织专家论证,估算繁殖群体不足200尾,野生种群岌岌可危,科研捕捞就此叫停。

2013年,葛洲坝下游的野生中华鲟产卵场,繁殖季节,未监测到任何卵和受精卵,自从葛洲坝建成后截断中华鲟产卵路径,32年来头一次停止自然产卵。

2013年10月31日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就开始进入中华鲟核心保护区中华鲟产卵地附近进行监测。监测范围为葛洲坝水电站坝下15公里江段内。在为期58天的监测中,尽管几家科研单位综合采用了水下摄影、水下声呐探测、走访渔民和组织人工观察等多种途径,但始终未能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 

2013年12月27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以及长江湖北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救治监测中心结束了联合监测活动。结果显示,2013年仍未发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迹象,这是近32年来首次未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

2013年9月13日,新华网宜昌电,受农业部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濒危鱼类保护学科组开展了长江中下游鱼类资源专项调查,重点对中华鲟2013年自然繁殖情况及现有资源状况进行调查。记者13日获悉,调查认定:中华鲟在2013年没有自然繁殖活动发生,野生中华鲟种群面临灭绝危险。

2013年10月至12月底针对中华鲟的专项调查中,专家们32年来首次未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而2014年8月,宜昌至上海江段也未发现野生中华鲟幼鱼踪迹,这令科研人员的心情更加沉重。如不及时加强保护,野生中华鲟将面临灭绝危险。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水电工程、航运、捕捞、污染等人为因素,被指共同造成了中华鲟的种群危机。为挽救中华鲟,长江应该进行生态联合整治,为中华鲟开辟更多“栖息之地 。

2014年9月2日,葛洲坝截流32年来首次未监测到中华鲟自然产卵。

2014年9月,他们再次调查确认了这一消息。这可能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中华鲟这个长江旗舰生物种群面临灭绝。2014年10月底开始,科研机构已继续对中华鲟自然产卵情况进行监测,预计监测结果会在2015年1月发布。

2014年12月31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及水利部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遗憾地结束了2014年度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的联合监测活动。监测结果显示:未能发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这也是继2013年度之后,再次未能监测到野生中华鲟自然产卵。

数量变化

为394-636尾(77.55t),年均517尾。葛洲坝修建后,1981年于坝下捕获中华鲟1002尾,坝上161尾;1982年捕获642尾。自1983年起,我国全面禁止商捕中华鲟。据估算,1982年长江中华鲟资源量为2176尾,95%置信区间为996-5933尾。1984年中华鲟繁殖群体资源量为2547尾,95%置信区间为1956-3138尾。据1981-1990年捕捞数据估算,中华鲟10年平均资源量1348尾,年际增长率从1981年的6.29降至1984年后的0.79-0.96。中华鲟繁殖群体数量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从1998年680尾降至2002年300余尾;2005-2008年维持在200余尾,2009年仅72尾,2010-2012年回升至200尾左右,2014年下降到57尾。

20世纪60年代,中华鲟在长江口崇明水域捕获量较大,为重要渔业资源。葛洲坝截流后,亲鱼产卵洄游途径受阻,3年内幼鱼数量急剧衰退,资源量减少97%左右。从1981到1999年,中华鲟幼鱼补充群体和亲鲟补充群体分别减少了80%和90%左右。据估算,1998-2001年长江中华鲟幼鱼资源总量约18.3-86.5万尾,2004-2008年约1.2-10万尾。根据长江口监测数据,1988-1992年长江中华鲟幼鲟数量较多,1993-2000年呈下降趋势,2001-2003年略有回升,2004年后数量波动较大。2006年幼鲟误捕数量2100尾,2007年仅29尾,2008年205尾,2011年14尾,2012年跃升至467尾,2013年降至66尾;至2014年长江口未监测到任何幼鲟。2015年4-9月,监测到有3000余尾中华鲟出现在长江口。年际间幼鲟数量极不稳定,总体下降趋势明显。

自葛洲坝工程截流以来,根据历史资料与多年监测数据统计分析,中华鲟繁殖亲鱼数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近年来亲鱼数量仅百尾左右。同时通过监测长江常熟溆浦江段的中华鲟幼鱼,2002-2009年中华鲟幼鱼数量呈现出较明显的递减趋势,繁殖规模较葛洲坝建坝前显著减少。2013-2015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未能在葛洲坝下游发现中华鲟发生自然繁殖行为。然而,2015年4月16日在长江口发现了第一尾中华鲟幼鱼,随后陆续监测到大量幼鱼,证明中华鲟2014年发生了自然繁殖行为,但产卵时间与产卵地点还不得而知。中华鲟自然繁殖的最适温度区间在17℃-20.2℃,葛洲坝工程截流前繁殖时间一般在10-11月上旬。由于三峡水库的建成蓄水运行,下泄径流逐月平均水温过程发生了变化,在中华鲟自然繁殖季节(秋季10-11月份)出现“滞温”现象,导致近年来中华鲟的自然繁殖时间推迟一个月左右,2013-2015年中华鲟自然繁殖行为发生异常,表明长江水温等影响中华鲟繁殖的环境因子发生了巨大变化,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华鲟完成其正常生活史。从以上所述可知,中华鲟受水利工程影响显著,面临新的生存危机。

保护措施

自1981年长江葛洲坝截流以后,农业部采取了果断措施。对用于人工繁殖和科学试验亲鲟的捕捞数量和捕捞地点、时间严格限制,保护沿江和河口区的幼鲟,扩大中华鲟人工繁殖放流的规模,在长江上游宜宾市,每年均向长江投放培育中华鲟鱼苗,让中华鲟这一珍稀物种得以长期生存繁衍下去。为了补偿葛洲坝工程对中华鲟的不利影响,330工程局成立了宜昌中华鲟研究所。

实行全江禁捕和限制科研用鱼,将中华鲟的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国家先后投资支持湖北省、四川省在长江沿岸建立渔政站,并帮助渔民转产转业;1983年全面禁止对中华鲟的捕捞,并严格限制科研用鱼;1988年《野生动物保护法》出台,中华鲟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名录。严格执行了全江禁捕,从而保护了亲鲟和幼鲟洄游,最大限度的保存了产卵种群。

开展中华鲟科研,进行人工增殖放流活动。1983年,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省水产局、宜昌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中华鲟人工繁殖协作组取得了葛洲坝下中华鲟人工孵化的成功,此后不久便开始向长江增殖放流中华鲟苗和幼苗。据统计,1983-1998年,共增殖放流各种规格中华鲟苗近600万尾。1999年12月投放10万尾10厘米以上大规格中华鲟苗,超过15年来同种规格鲟苗的总量。 

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集中全社会力量来保护中华鲟。在沿江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社会保护中华鲟的意识日益提高,沿江渔民误捕中华鲟后均能自觉放生,发现不法分子偷捕能举报,市场上经营利用中华鲟的行为已绝迹。

研究表明,由于对中华鲟采取了全面保护的对策,从而延缓了中华鲟资源衰退的进程,基本保全了溯河产卵亲体,为中华鲟自然繁殖、研究和增殖放流打下了基础,中华鲟物种数量已开始回升。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1983年突破了中华鲟人工繁殖,330工程局成立了宜昌中华鲟研究所1984年也取得突破,有关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和放流工作已试验成功。从1983年开始,长江水产研究所每年向长江放流人工繁殖的幼鲟,但由于培育技术和养殖规模的限制,每年只能培育出长度为8-10厘米、重3-5克的达到设计规格的幼鲟不到1万尾,多数年份几乎为零。因此,中华鲟种群的补充,主要依靠在宜昌产卵场自然繁殖的幼鲟。

2020年3月18日上午,《上海市长江中华鲟保护条例(草案)》提交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首次审议。长江上海段水域是中华鲟的重要生存区域,对其生存有重要影响。上海通过地方立法进一步加强对中华鲟这一珍稀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对相关工作提供法治支撑。

为进一步加强对中华鲟这一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上海进行地方立法。2020年5月14日,《上海市中华鲟保护管理条例》经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0年6月6日起施行。

保护区域

中国已建立了3个中华鲟保护区,即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市级,2002年),湖北省宜昌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国家级,2004年),江苏省东台市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省级,2000年)。

其中东台中华鲟自然保护区是最早建立的,该保护区是江苏省级保护区。东台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经国家、省专家和高官论证后,于2000年创办,设有中华鲟繁育研究中心,从2002年开始,逐年实行了放流。

省级东台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位于东经120°50ˊ、北纬32°40ˊ至33°15ˊ。保护区面积35.9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5.38平方公里,缓冲区10.2平方公里,实验区20.36平方公里。这里气候温和,资源丰饶。

鱼花网号召全网鱼友们保护自然,爱护珍惜鱼类,人人有责!



  • 关于鳇鱼的一段历史传说

    关于鳇鱼的一段历史传说

    话说在乾隆年间,剽悍的赫哲族人捕获了一条古怪的大鱼,当时,谁都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鱼,感到非常惊奇。按照当时的惯例,凡是民间珍稀的物品都要送到京城献给皇帝,所以这条“大怪物”就被当地的渔民从黑龙江,经历了千辛万苦,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情况下,送到了京城。当时的文武百官谁也叫不出这条大鱼的名字,谁也没见过...

    已经有59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福州渔民捡到一条160斤鱼卖300万连夜搬家

    福州渔民捡到一条160斤鱼卖300万连夜搬家

    2012年,福州一渔民打鱼返航时,捡到一条160斤的鱼带了回去,当天卖了300万后,连夜就搬家走了。据说,这渔民姓何,已经50多岁了。是福建省连江县海建村一名普通村民,从小家境贫寒。妻子由于嫌弃家里穷,便抛下一双儿女离家出走,多年来老何和一双儿女相依为命。那天,他和往常一样出海,由于在浅水区收获实在...

    已经有84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灰六鳃鲨生活习性及分布情况解读

    灰六鳃鲨生活习性及分布情况解读

    栖息环境灰六鳃鲨属底栖大型深水鲨,栖息于大陆架或岛屿架斜坡外缘的近、外海,一般栖息深度在180-1100米附近,但最深可达2000米;幼鲨常近岸,成鱼常在水深91米以下生活。生活习性灰六鳃鲨具日夜垂直分布,白天栖于底层,晚上至上层觅食。行动滞缓。 [5]夜间以各种各样的猎物为食。主食大型硬骨和软骨鱼...

    已经有894人阅读  查看更多
  • 俄海岸惊现深海恐怖怪鱼,满嘴尖牙像外星生物,疑似罕见狼鳗

    俄海岸惊现深海恐怖怪鱼,满嘴尖牙像外星生物,疑似罕见狼鳗

    俄罗斯一位渔民近日在西北部摩尔曼斯克海岸拖网捕鱼时,意外捕捞到一条浑身豹纹状斑点、长有全套尖利臼齿的怪鱼。不少人怀疑这条看起来像恐怖外星生物的怪鱼是罕见的深海狼鳗,它的巨大下颚可以轻易碾碎硬壳类猎物。费多索夫捕捞到的深海怪鱼。据报道,渔民罗曼·费多索夫(RomanFedorsov)捕捞到这条怪鱼后,...

    已经有96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油锥鱼有毒吗?

    油锥鱼有毒吗?

    无毒。但是油锥生命力特强,性格凶恶,牙齿锋利,口部肌肉发达,一旦被骚扰即会咬着物件会死口不放,且会用身体缠住目标。因此处理此鱼时要加倍小心。定义:油锥为辐鳍鱼纲鳗鲡目鯙亚目鯙科裸胸鳝属的一种鱼类。形态特征:体延长而呈圆柱状,尾部侧扁。颌齿单列。脊椎骨数128-131。体灰褐至灰绿色,带有黄白色网状细...

    已经有99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斑带蝴蝶鱼有哪些喂食的要点呢?

    斑带蝴蝶鱼有哪些喂食的要点呢?

    斑带蝴蝶鱼的性情属于比较温和的,也是杂食性的,饲养难度属于容易的,所以也适合一些新手鱼友们饲养。需要注意的是,饲养斑带蝴蝶鱼时不要放入珊瑚缸饲养,因为斑带蝴蝶鱼可以吃掉很多珊瑚虫。...

    已经有73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鲸鲨的栖息环境及生活习性解读

    鲸鲨的栖息环境及生活习性解读

    栖息环境生活于暖温性大洋海区的中上层,主要分布在热带和温带海区,分布大约在南北纬30-35的范围内。也会有迁移行为,有时在北纬41和南纬36.5之间进行洄游。 [2] 在中国南海、台湾海峡、东海、黄海南部较为常见。虽然鲸鲨通常出现于近海地区,但其季节性的觅食活动偶尔会发生在几个沿岸地区,例如西澳大利...

    已经有1021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海龟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特点有哪些?

    海龟的栖息环境和生活习性特点有哪些?

    栖息环境大多数海龟生活在比较浅的沿海水域、海湾、珊瑚和流入大海的河口等地方。在世界各地温暖舒适的海域大都可以发现海龟。生活习性除了产卵和晒太阳外,海龟通常很少上岸。绝大多数的龟性情温和,遇到敌人时只会将头缩起,不去攻击敌人。敌人对它硬硬的壳也毫无办法。海龟凭借着这种特殊的本能,已在地球上安然自得地生...

    已经有1480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巨型水虎鱼媒体相关报道解读

    巨型水虎鱼媒体相关报道解读

    英国独立电视台的《河中巨怪》 节目记录该国极限钓鱼者杰里米-维德今年早些时候捕捉巨型水虎鱼的亲身经历,52岁的维德在多年的钓鱼过程中看到过很多大家伙,但是他在为《河中巨怪》录制一段节目时捕捉到的那条长5英尺(1.5米),重达100磅(45公斤)的巨型水虎鱼是最突出的一个。维德用一条大鲶鱼做诱饵钓到这...

    已经有661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巨型水虎鱼生活习性特征特点解读

    巨型水虎鱼生活习性特征特点解读

    生活习性巨型水虎鱼是善于潜伏的捕猎者,它们这种常见的捕猎技术,是经过生活在刚果河这种黑暗的深水环境里的无数代巨型水虎鱼进化而来的。巨型水虎鱼的撕咬能力也很强,据说它们能吃掉跟自己的体型差不多的猎物,并袭击人类,撕咬鳄鱼。人们认为这种鱼通过反射性反应发动攻击,它们会突然行动或跃起。人们很难捉到巨型水虎...

    已经有79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伊津菩提鱼饲养方法好不好养注意事项有哪些?

    伊津菩提鱼饲养方法好不好养注意事项有哪些?

    这种鱼生性胆怯,受到惊吓后会跳出水族箱,因此水族箱必须加盖。它们通常喜欢在水族箱中不停地游来游去,似乎不知疲惫。最好用200L以上的水族箱饲养,吆则容易造成紧迫。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它就可以接受人工颗粒饲料,因此,也很容易饲养。在饲养水的硬度不足时,它们的颜色会变暗淡,为此,希望你保持硬度在10dH以...

    已经有94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喷点菠萝鱼繁殖饲养特点

    喷点菠萝鱼繁殖饲养特点

    菠萝鱼爱在水族箱底部游动,性情安静温和,对水质无严格要求,喜欢中性水,适宜水温为23~28℃。发情期性情变得暴躁,富攻击性,可单独饲养。卵生,对配偶要求苛刻。应从小群养,使其自然配对,挑感情融洽、配对稳定的作亲鱼。繁殖水温以26℃左右为宜,繁殖缸里应放一块平滑的石头或置一花盆,先将选好的雌鱼放入,待...

    已经有140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红元宝鹦鹉鱼物种由来简介

    红元宝鹦鹉鱼物种由来简介

    血鹦鹉不是自然进化的物种,而是人工杂交得到的新鱼种。十多年前,中国台湾的水产业者蔡建发将自己渔场里的南美慈鲷红魔鬼(Amphilophus labiatus)和紫红火口(Paraneetroplus synspilus)混养在一起,这一无意中的阴错阳差,导致雄性红魔鬼和雌性紫红火口杂交产下一群外观奇...

    已经有103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红灯管鱼形态特征特点

    红灯管鱼形态特征特点

    形态特征透明的身体中轴有一橙色条纹从吻部直伸到尾鳍,背部黄铜色,腹部浅白色,眼睛虹膜上半部为淡红色,在灯光的照射下比较显眼,随着成长原本半透明的的鳍会逐渐出现橙色斑纹,使鱼更加艳丽。体轴有一条桃红色的条纹贯穿,只要饲养得当,内部的桃红色轴会微微发光。最大体长约4cm。...

    已经有84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蛇鳗的物种分类及形态特征特点

    蛇鳗的物种分类及形态特征特点

    物种分类蛇鳗科的通称 。有49属约230种 ,中国约有12属30多种。世界蛇鳗科有41属199种。中国产12属26种,常见有中华须鳗 (Cirrhimuraena chinensis)和尖吻蛇鳗(Ophichthys apicalis),它们常以尾端钻挖养殖埕地,食蛏、蛤及其他底栖动物,对蛏、蛤养殖...

    已经有98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白金龙鱼白化的原因有哪些?

    白金龙鱼白化的原因有哪些?

    在白色动物中又有一种体色纯白,眼睛发红的白化动物,白化动物是一对隐性基因纯合子的产物,基因影响动物体色的途径主要是控制酶的活性,在白化动物体内由于缺少一种酶,所以不能合成黑色素,无法掩盖眼睛虹膜中的血管颜色,所以形成了身体白色、眼睛红色的白化现象。白化动物往往还同时携带着对其自身不利的因素,如怕光、...

    已经有108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紫菜的分布特点特征

    紫菜的分布特点特征

    分布情况紫菜属物种虽然在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域均有分布,但亚热带至温带海域的物种多样性丰富。紫菜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也遵循这个规律,主要分布在黄渤海到东南沿海的潮间带,另外,也有少数紫菜物种分布在台湾和海南岛沿海,且它们的分布具有区域性特征。在黄渤海自然分布的紫菜物种主要是条斑紫菜、甘紫菜和半叶紫...

    已经有881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海星全身都是监视器,你信吗?

    海星全身都是监视器,你信吗?

    浑身都是棘皮的海洋动物——海星有着奇特的星状身体,它盘状身体上通常有5只长长的触角,但看不着眼睛。人们总以为海星是靠这些触角识别方向,其实不然。美、以两国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海星浑身都是“监视器”。海星缘何能利用自己的身体洞察一切?是的,海星缘何能利用自己的身体洞察一切。原来,海星在自己的棘皮皮肤上长...

    已经有90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海星独特的再生功能特点

    海星独特的再生功能特点

    再生能力海星的绝招是它分身有术。若把海星撕成几块抛入海中,每一碎块会很快重新长出失去的部分,从而长成几个完整的新海星来。例如,沙海星保留一厘米长的腕就能生长出一个完整的新海星,而有的海星本领更大,只要有一截残臂就可以长出一个完整的新海星。海星的腕、体盘受损或自切后,都能够自然再生。海星的任何一个部位...

    已经有98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文昌鱼繁殖方式特点解读

    文昌鱼繁殖方式特点解读

    繁殖方式文昌鱼为雌雄异体。生殖腺附生于围鳃腔两侧的内壁上,是26对左右厚壁的矩形小囊,性成熟时可根据文昌鱼的精巢为白色或卵巢呈现淡黄色进行雌雄鉴别。文昌鱼在6~7月产卵,通常产卵和受精都在傍晚进行。卵小而含卵黄少,为均黄卵(isolecithal egg),卵径0.1mm~0.2mm。成熟的精子和卵...

    已经有951人阅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