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翅鲸,座头鲸 dà chì jīng Megaptera novaeangliae

中文名 | 座头鲸 | 目 | 鲸偶蹄目 |
学名 | Megaptera novaeangliae | 亚目 | 须鲸亚目 |
别名 | 大翅鲸、驼背鲸、巨臂鲸、锯臂鲸 | 科 | 须鲸科 |
界 | 动物界 | 种 | 座头鲸 |
门 | 脊索动物门 | 属 | 须鲸属 |
纲 | 哺乳纲 | 分布 | 四大洋均有分布 |
亚纲 | 真兽亚纲 | 拼音 | zuò tóu jīng |
座头鲸(学名:Megaptera novaeangliae,又名humpback whale),其“座头”之名源于日文“座头”,意为“琵琶”,指鲸背部的形状。为热带暖海性鲸类。身体较短而宽,一般长达13~15米。座头鲸以其跃出水面姿势、超长的前翅与复杂的叫声而闻名。活动时多一双一对活动,性情温顺,有洄游习性,惟游泳速度较慢。主食为小甲壳类和群游性小型鱼类。
座头鲸栖息于世界各大洋,中国分布于黄海、东海、南海,黄海北部较少,台湾南部海区较多。
形态特征
座头鲸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鲸类,但也是海洋中当之无愧的庞然大物,体型肥大而臃肿,座头鲸成体平均体长雄性为12.9米,雌性为13.7米,最大记录雌性18米。体重25~30吨。它的头相对较小,扁而平,吻宽,嘴大,嘴边有20~30个肿瘤状的突起,有趣的是每个突起的上面都长出一根毛,而身体的其他部位却全都没有毛。鲸须短而宽,每侧都在200条以上。背鳍较低,短而小,背部不像其他鲸类那样平直,而是向上弓起,形成一条优美的曲线,故得名“座头鲸”,也叫“弓背鲸”或者“驼背鲸”。
胸鳍极为窄薄而狭长,约为550厘米左右,为鲸类中最大者,几乎达体长的三分之一,鳍肢上具有4趾,前缘具不规则的瘤状锯齿,其后缘有波浪状的缺刻,呈鸟翼状,所以又被称为“长鳍鲸”、“巨臂鲸”、“大翼鲸”等。尾鳍宽大,外缘呈不规则钳齿状。脸面褶沟较少,约14~35条很宽的平行纵沟或棱纹,由下颌延伸达脐部。腹部具褶沟。通常身体的背面和胸鳍呈黑色,有斑纹,腹面呈白色,但也有的背面和胸鳍也呈白色。体包个体变异较大,鳍肢上方白色,尾鳍腹面白色,边缘黑色。口大,进食时上下颌间特殊韧带结构可使口张开90度的角度。鲸须每侧有270~400片,须板和须毛皆黑灰色。雌兽体后的下侧长有一条细长的裂口,终止在肛门附近,据说在繁殖的时候,雌兽就是用它包裹住雄兽的生殖器,来完成交配动作的。
版权:《大翅鲸,座头鲸 dà chì jīng Megaptera novaeangliae》由“鱼花网[www.fishbkw.com]”编辑整理,请勿采集、转载!本文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
海底总动员里都出现过哪些鱼?
小丑鱼:(父亲马林,儿子尼莫)蓝唐王鱼:(多莉)蝠鲼:(鱼老师)海龟: (龟龟)鹈鹕: (首领)带鱼:(吃掉尼莫妈妈的)海马 章鱼 蝶鱼:(和小尼莫一起探险的)深海鮟鱇 :(深海里前面能发光的鱼)大白鲨(布鲁斯) 虎鲨、双髻鲨 :(三条不想做吃鱼狂的鲨鱼)沙丁鱼 :(会组成队形模仿的鱼群)座头鲸 :...
已经有68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神奇】座头鲸直线洄游定位堪比无偏差精确
直线洄游定位座头鲸每年洄游的距离可达上万英里(16,093公里),但它们从来不会迷路,而且洄游的路线几乎是直线。它们导航的原理一直深深地困扰着人们。科学家研究发现,座头鲸可能综合利用了太阳、月亮及星星来为其导航。在英国皇家协会《生物学快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坎特伯雷大学的专家指出,座头鲸主要依靠“身...
已经有141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座头鲸目前保护现状怎么样?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极危(CR)。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列入《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公约》(CMS)附录Ⅰ。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无危物种...
已经有99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座头鲸繁殖方式解读
繁殖方式 座头鲸的配偶为一夫一妻制,雌兽每2年生育一次,怀孕期约为10个月,每胎产1仔。当雌兽带着幼仔时,往往另有1只雄兽紧跟其后,它的任务是对入侵的其他鲸或小船进行拦截,不过要是遇上凶恶而狡猾的虎鲸时,它就无能为力了。像其它哺乳动物一样,雌兽用乳汁喂养幼仔,乳汁由乳头自动挤出,幼仔在水中吸食,幼仔...
已经有124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座头鲸的生活习性及分布范围
生活习性洄游多成对活动,性情温顺,同伴间眷恋性很强。每年进行有规律的南北洄游:夏季洄游到冷水海域索饵,冬季到温暖海域繁殖,洄游期不进食。游泳速度较慢。每小时约为8~15公里,常发出类似“唱歌”的繁杂声音。捕食这种庞然大物以鳞虾这种体长还不到1厘米的小型甲壳动物为主要食物的,此外还有鳞鱼、毛鳞鱼、玉筋...
已经有120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须鲸名字的由来是什么?
须鲸科的成员在英文中通常统称为“rorquals”,这个名称由挪威语演变而来,原意为“有深沟的鲸”(furrow whale),这是因为它们有一项共通点:自下颔到肚脐间有许多长沟状的皮肤皱折,称为喉腹折(throat groove 或 ventral pleat),其主要功用在于辅助进食。同属须鲸亚...
已经有73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须鲸类动物的生活习性及繁殖特点
生活习性须鲸类动物主要以磷虾等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有的种类也吃小型群游性鱼类,以及底栖的鱼类和贝类。各种须鲸的食性不尽相同,如蓝鲸仅以磷虾为食,布氏鲸则以小型鱼类为主。须鲸科的摄食行为有时被描述为“狼吞虎咽”(gulper),因为它们的进食方式是张开大口一次吞下大量海水,此时它们会借着扩张喉腹折来增...
已经有135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须鲸 'xū jīng 'Balaeno
须鲸(学名:Balaenoptera)是须鲸类动物总称,包括蓝鲸、长须鲸、大翅鲸(座头鲸)、露脊鲸、灰鲸等,全世界现生种类一共15种,其中,中国发现的有9种。须鲸类动物体长约为15~20米,体重25吨左右,身体细长、背部黑色、腹部白色,交界线波状或云状,过渡区呈灰色,鳍肢和尾鳍的下面为灰色,背鳍呈...
已经有70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独角鲸牙介绍及保护级别
独角鲸牙是雄性独角鲸的头顶上长有一枚长银行卡角银行卡,长牙是独角鲸与敌对阵时的锐利武器。...
已经有154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虎鲸的保护现状怎么样?
保护现状编辑 播报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7年 ver 3.1——数据缺乏(DD)。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 附录Ⅱ。列入《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附录附录Ⅰ和Ⅱ级,北大西洋东部以及E...
已经有1071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长吻真海豚 zhǎng wěn zhēn hǎi tún Delphinus capensis
- 短吻真海豚 short-beaked common dolphin duǎn wěn zhēn hǎi tún
- 真海豚 zhēn hǎi tún common dolphin
- 印太瓶鼻海豚 yìn tài píng bí hǎi tún Tursiops aduncus
- 瓶鼻海豚 píng bí hǎi tún ursiops truncatus 宽吻海豚
- 长吻原海豚 zhǎng wěn yuán hǎi tún Stenella longirostris
- 短吻飞旋原海豚 duǎn wěn fēi xuán yuán hǎi tún Stenella clymene
- 花斑原海豚 huā bān yuán hǎi tún Stenella frontalis 大西洋点斑原海豚
- 热带点斑原海豚 rè dài diǎn bān yuán hǎi tún Stenella attenuata
- 条纹原海豚 tiáo wén yuán hǎi tún Stenella coeruleoal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