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双锯鱼 'Amphiprion clarkii ' kè shì shuāng jù yú 双带小丑

中文名 | 克氏双锯鱼 | 目 | 鲈形目 |
学名 | Amphiprion clarkii | 亚目 | |
别名 | 克氏海葵鱼,棕色双锯鱼,双带小丑 | 科 | 雀鲷科 |
界 | 动物界 | 种 | 克氏双锯鱼 |
门 | 脊索动物门 | 属 | 双锯鱼属 |
纲 | 硬骨鱼纲 | 分布 | 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 |
亚纲 | 幅鳍亚纲 | 拼音 | kè shì shuāng jù yú |
克氏双锯鱼(Amphiprion clarkii),又名:克氏海葵鱼、棕色双锯鱼。俗称:双带小丑 红双带小丑 新娘(香港地区)。分布与太平洋水域。是优质的观赏鱼品种。
克氏双锯鱼(Amphiprion clarkii)又称双带小丑,红双带小丑,新娘,为鲈形目、雀鲷科、双锯鱼属一种热带海水鱼类。克氏双锯鱼广布于印度西太平洋海域的珊瑚礁区,数量极大,是“小丑鱼”中最常见、产量最高的品种,与海葵有着明显的伴生关系,平日躲藏于海葵中。为一种著名观赏鱼。
Amphiprion clarkii, also known as anemone, brown double saw fish. Commonly known as: double band clown red double band clown Bride (Hong Kong region). It is distributed in Pacific waters. It is a high-quality ornamental fish variety.
形态特征
体呈椭圆形,侧扁,标准体长为体高之2.1-2.3倍。吻短而圆。眼大,中侧位。口小,上颌骨末端不及眼前缘。背鳍单一,软条部延长而呈尖形,硬棘XIII,软条10-12;臀鳍硬棘II,软条11-13;胸鳍鳍条16-17;尾鳍截形或微内凹形,上下叶外侧鳍条不延长呈丝状。成鱼体呈珍珠白色,体侧具三条黑色宽横带,第一条位于头部,横越眼部;第二条位于背鳍起始部延伸至胸鳍内侧之下方;第三条位于背鳍软条部延伸至臀鳍基底之末端。各鳍白色或灰白色;胸鳍基底上方有一小黑点。幼鱼之腹面及腹鳍为黄色。
生活习性
主要栖息于舄湖及外礁斜坡处,栖息深度可达约60公尺,但一般皆生活于浅水域。和海葵具共生之行为,喜欢共生的海葵有Cymbactis actinostoloides及Stoichactis haddoni等,体表之黏液可保护自己不被海葵伤害。行群聚生活,雌、雄鱼均具有护巢护卵之行为,攻击性强,通常由一只体型最大之雌鱼带领一只体型第二大且具生殖能力之雄鱼,其它成员包括无生殖能力之其它中成鱼和一群稚鱼。当最大雌鱼失去后,则依雄性之顺位变性成雌鱼而递补。以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
版权:《克氏双锯鱼 'Amphiprion clarkii ' kè shì shuāng jù yú 双带小丑》由“鱼花网[www.fishbkw.com]”编辑整理,请勿采集、转载!本文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
太平洋双锯鱼 'tài píng yán
太平洋双锯鱼(Amphiprion percula),别名:黑边公子小丑。主要分布于分布于印度、太平洋等地,是优质的观赏鱼品种。...
已经有684人阅读 查看更多 -
三带双锯鱼 'sān dài shuān
三带双锯鱼(学名:Amphiprion percula)是雀鲷科、双锯鱼属鱼类。体椭圆形。有30-38个有孔的鳞片,在侧线上没有中断。它们的背鳍总共有9或10根刺。在橘红色的身体上有3条白色横带,一条在眼睛的后方呈半圆弧形,一条在鱼体中部呈三角形,第三条在尾柄处,3条白带都有黑边。各鳍边缘黑色。体...
已经有96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希氏双锯鱼 'xī shì shuāng
希氏双锯鱼(Amphiprion thiellei),为鲈形目、雀鲷科、双锯鱼属一种热带海水鱼类。活动于珊瑚礁区,觅食各类有机物碎屑及小型猎物,与海葵有着明显的伴生关系,平日躲藏于海葵中。可作为观赏鱼。...
已经有690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双带双锯鱼 'shuāng dài sh
双带双锯鱼(Amphiprion sebae),为鲈形目、雀鲷科、双锯鱼属一种热带海水鱼类。活动于珊瑚礁区,觅食各类有机物碎屑及小型猎物,与海葵有着明显的伴生关系,平日躲藏于海葵中。可作为观赏鱼。...
已经有76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白背双锯鱼 'hóng shuāng j
白背双锯鱼,Amphiprion sandaracinos (Allen, 1972),雀鲷科双锯鱼属的一种鱼类。主要栖息于泻湖及独立礁区,栖息深度可达约20米。...
已经有824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鞍斑双锯鱼饲养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饲养方法它们喜欢地毯海葵,对其它海葵不是很感兴趣,如果水族箱中没有地毯海葵,它们可能不会将就住进其它品种。通常情况下,这种小丑鱼很少在水族箱中到处乱游,它们喜欢依偎在一株海葵或一块石头旁边,懒洋洋地摇头摆尾。而且,它们几乎从不竖立起背鳍,这让它们看上去无精打采,很多人认为是该鱼患了病,其实,它就那德...
已经有114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颈环双锯鱼的养殖繁殖技术解读
繁殖方式雄性和雌性粉红海葵的成熟年龄范围为1.75-1.83岁。当它们成熟时,繁殖主要发生在4月到8月之间,但也可能发生在2月。该物种生活在具有严格统治等级的社会群体中。较大的鱼总是雌性的,第二大的鱼是雄性的。他们是这个群体中仅有的两个繁殖的个体。繁殖方式是雄性先熟,只有睾丸组织成熟。在某些条件下—...
已经有91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红双锯鱼 'hóng shuāng jù
红双锯鱼(Amphiprion rubrocinctus),为鲈形目、雀鲷科、双锯鱼属一种热带海水鱼类。活动于珊瑚礁区,觅食各类有机物碎屑及小型猎物,与海葵有着明显的伴生关系,平日躲藏于海葵中。可作为观赏鱼。...
已经有67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鞍斑双锯鱼 'ān bān shuāng
鞍斑双锯鱼(Amphiprion polymnus)又称鞍背小丑,为鲈形目、雀鲷科、双锯鱼属一种热带海水鱼类。鞍斑双锯鱼分布于西太平洋中国海、琉球群岛、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北部及所罗门群岛等多地海域,活动于珊瑚礁区,觅食各类有机物碎屑及小型猎物,与海葵有着明显的伴生关系,平日躲藏...
已经有66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颈环双锯鱼 'jǐng huán shu
颈环双锯鱼(学名:Amphiprion perideraion)是雀鲷科、双锯鱼属一种热带海水鱼类。体呈椭圆形而侧扁,标准体长为体高之1.9-2.2倍。吻短而钝。眼中大,上侧位。口小,上颌骨末端不及眼前缘;齿单列,圆锥状。眶下骨及眶前骨具放射性锯齿;各鳃盖骨后缘皆具锯齿。体被细鳞;侧线之有孔鳞片32...
已经有680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双印龙鱼 shuāng yìn lóng yú Coris aygula 和尚龙
- 黄龙鱼 huáng lóng yú Halichoeres chrysus
- 黄尾龙 huáng wěi lóng
- 绿龙鱼 lǜ lóng yú Halichoeres chloropterus
- 紫面龙鱼 zǐ miàn lóng yú
- 伊津菩提鱼 yī jīn pú tí yú Bodianusizuensis
- 黄腰鹦鹉 huáng yāo yīng wǔ Cirrhilabrus lyukyuensis
- 斯氏鹦鹉 sī shì yīng wǔ Cirrhilabrus scottorum (Randall et Pyle, 1989)
- 孔雀鹦鹉 kǒng què yīng wǔ Cirrhilabrus temminckii
- 长鳍鹦鹉鱼 zhǎng qí yīng wǔ yú Cirrhilabrus rubriventralis 蓝线红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