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花鳉 孔雀鱼 Poecilia reticulata kǒng què huā jiāng
/d/276.html中文名 | 孔雀花鳉 | 目 | 鳉形目 |
学名 | Poecilia reticulata | 亚目 | 鳉亚目 |
别名 | 孔雀鱼、凤尾鱼、彩虹花鳉、虹鳉、古比鱼 | 科 | 花鳉科 |
界 | 动物界 | 属 | 花鳉属 |
门 | 脊索动物门 | 种 | 孔雀花鳉 |
纲 | 硬骨鱼纲 | 分布 | 北美洲、委内瑞拉、巴巴多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以及巴西北部 |
亚纲 | 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 | 拼音 | kǒng què huā jiāng |
孔雀花鳉(Poecilia reticulata) ,俗名孔雀鱼,也称为凤尾鱼、彩虹花鳉、虹鳉、古比鱼等,是花鳉科花鳉属的一种热带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成年雄鱼身体瘦小,体长3-4厘米,体色绚烂多彩、体型优美;成年雌鱼体长5厘米左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1/3以上,各鳍均较雄鱼的短。较雄鱼体色逊色得多。
Peacock guppies (Poecilia reticulata), commonly known as peacock fish, also known as anchovies, rainbow guppies, rainbow guppies, guppies, etc., are a tropical fish of the genus guppies in the family guppies. The body shape and color of male and female fish vary greatly. The adult male fish is thin and small, with a body length of 3-4 cm, gorgeous and colorful body color and beautiful body shape; The body length of adult female fish is about 5cm, and its caudal stalk and caudal fin account for more than 1 / 3 of the whole body. Each fin is shorter than that of male fish. The body color is much inferior to that of male fish.
孔雀花鳉为杂食性小型鱼种。它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韧,分布于部分热带地区的河川下游及湖沼、沟渠中,其野生栖地呈现多样化,主要栖息于淡水流域及湖沼。能耐受污浊的水体,具群集性。分布广泛。原产于南美洲的委内瑞拉、圭亚那、西印度群岛、巴西北部等地,
孔雀花鳉作为观赏用鱼引入世界各国。性情温和,能与温和的中小性型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寿命较短。
在人工培育下,孔雀花鳉产生了许多品系,最具代表性的有礼服、草尾、金属、蛇王、蕾丝、银河、美杜莎等品系。
物种学史
在1859年,德国鱼类学者彼得·威廉(Wilhelm C.H. Peters)在委内瑞拉首都卡拉卡斯的Rio Guaire地方发现孔雀鱼,因此他成了最早开始描述这种小型淡水鱼的科学家,由于孔雀鱼看来和花鳉属的鱼类很相像,所以彼得·威廉就命名孔雀鱼为孔雀花鳉(Poecilia reticulata)。Reticulata这个词意指孔雀鱼身上部分重叠的鳞片形成蕾丝般的图样(由此推测最早被发现的野生孔雀鱼很可能带有蛇纹基因)。1861年时,西班牙的西尼尔·菲利浦(Senior Filippi)得到一些来自巴巴多斯的孔雀鱼标本,由于他没看到彼得·威廉曾经做过的描述,而误认为自己发现新的属。
西尼尔·菲利浦发现到孔雀鱼看起来和花鳉(Poecilia)十分相似,于是将它称作虹鳉(Lebistes poeciloides)(Frazer-Brunner, 1953),而孔雀鱼这名称则是一直等到英国的传教士罗伯特·古比(Robert Lechmere Guppy) [5] 文献中提到的第一个发现孔雀鱼的人于1886年从特立尼达带回一些标本回去鉴定以后,经大英博物馆的阿尔伯特·冈瑟(Albert Gunther)博士鉴定此标本为新的物种,为纪念罗伯特·古比(Robert Guppy),于是就以“古比鱼”(guppy)为孔雀鱼的英文俗名,孔雀鱼的英文名称就此确立。
孔雀鱼的原产地是在委内瑞拉、圭亚那、南美洲的北部海岸地带和一些加勒比海上的岛屿。由于原生的孔雀鱼拥有多种的色彩花样,所以也被大家称为彩虹鱼。孔雀鱼会用它朝上翘的嘴吃掉靠近水面的蚊子幼虫,所以野生的孔雀鱼曾在1930年代,被引进新加坡,来控制红树林沼泽地的蚊子数量(Herre, 1940)。根据各项资料的记载,玩赏改良的孔雀鱼的风气最迟在1950年代就已开始。
中国的孔雀鱼以引进的历史来说,不会超过10年(这里通称的孔雀鱼是以品系孔雀鱼而言)。最初由贸易商引进,大部分的系统来自于日系,少数是德系的系统。事实上中国比赛的规则及饲养风格也大多偏向日本(尤其是纹路系的鱼如草尾、蛇纹、马赛克等)。
在中国玩家争相饲养改良之下,像马赛克、草尾、蛇纹一类鱼只的品质,都有和日本抗衡的实力。实际上像马赛克的发展,和日本就有较大的不同。日本方面认为马赛克尾部要有红、黄、黑三种颜色构成。台湾方面则以偏好红底黑纹或蓝底黑纹的颜色。尾部和尾鳍多彩较丰富。
在自然界中,有蓝色色泽的个体一般来说是偏少的。筒井良树(日本著名孔雀鱼职业改良者,曾参加过草尾品系初期的改良工作)自1996年将莫斯科蓝(一种孔雀鱼表现型)系统引进到日本之后,造成相当大的风潮。一度饲养的人可能多达孔雀鱼玩家总数的50%以上。比赛时单色组往往是一整片莫斯科蓝的天下。然而由于饲养人口众多满,又该种鱼只体型较大,易于饲养,造成整个价格的崩盘。在众多饲养者无利可图的情况下,又慢慢的退却了。
在台湾,常常会有一窝蜂赶流行的情形发生。等到流行一过,遗留下来的破坏往往非当初引进者所能想到。人工育成出的孔雀鱼极难于自然界中生存。由于孔雀鱼算是多产的物种(一胎多达40-60只)在玩家细心的照料下,可以全数育成,生产周期只有22-26天,对孔雀鱼付出越多心血,越能得到漂亮的鱼只。
形态特征
孔雀鱼体延长,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雄鱼身体瘦小,体长3-4厘米,雌鱼体长6厘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1/3以上,各鳍均较雄鱼的短。前部略呈楔状,后部侧扁。雌鱼的腹部膨大圆突。头部中大,吻部短小。眼大,侧位;眼间区及吻背颇为平直。口小,斜裂,下位;口裂远不及眼前缘的下方。体被有大型的圆鳞;纵列鳞26-28;背前鳞11-13。雄鱼背鳍鳍条常会延长,雌鱼则小而圆,背鳍软条数7-8;雄鱼的臀鳍第3、4、5鳍条特化而成一延长的交接器,交接器仅略长于腹鳍长,雌鱼则正常的扇形,起点在背鳍起点略前,鳍条数8-9;胸鳍鳍条数13-14;腹鳍腹位,鳍条数5;雄鱼尾鳍外形变异很大,随品系而有不同;雌鱼则大多呈长圆形。
体黄褐色,具有金色光泽,但体色的变异很大,常具有鲜丽的橘黄色或蓝青色斑纹。成长后雌鱼的体色较单调而半透明,如同大肚鱼一般。较雄鱼体色逊色得多,多为单一银灰色,尾鳍上虽有一些花纹,均没有雄鱼的鲜艳。
孔雀鱼体形娇小,其身上的图案五彩缤纷,有的形如字母,称外文孔雀;有的像蛇纹,称蛇皮孔雀;有的似豹皮,称豹尾孔雀,等等。背鳍较长,尾鳍宽而长,约占全长的1/2以上,尾柄长度大于尾柄高度,背鳍软条 7-8,臀鳍软条8-10。其身体及背鳍、尾鳍的颜色五彩缤纷,主要有红色、蓝色、黑色、黄色、绿色、虎皮色及杂色等。尾鳍和体腹上有蓝红色圆斑,其周围有淡色花纹,似孔雀尾翎花色,故以此得名。
雌鱼身体较粗壮,最大体长可达7厘米左右,体色暗淡,呈肉色,稍透明,背鳍和尾鳍的颜色较雄鱼逊色得多,多为单一银灰色,尾鳍上虽有一些花纹,但没有雄鱼的鲜艳,雌鱼的各鳍均较雄鱼的短,而体长约为雄鱼的2倍。
孔雀鱼身体后部侧扁,尾巴形状多样而又艳丽漂亮,根据其尾鳍的形状,可分为上剑尾、下剑尾、双剑尾、琴尾、针尾、圆尾、旗尾、扇尾、三角尾、尖尾、长尾、齿尾、大尾等品种。各品种之间相互杂交又产生了纷繁多样的后代,所以孔雀鱼尽管品种繁多,但很难找到两尾完全相同的孔雀鱼来,这也正是孔雀鱼的魅力所在。
栖息环境
栖息在温暖的泉水和杂草丛生的沟渠、运河。出现在各种栖息地,从低海拔浊度高的池塘、运河和沟渠到高海拔原始的山区溪流。能容忍宽的盐度范围,但需要相当温暖的温度(23-24℃)和有植被的平静水域。
生活习性
孔雀鱼性情温和,能与温和的中小性型热带鱼混养,平时活泼好动,寿命较短。孔雀鱼为杂食性小型鱼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十分强韧。孔雀鱼适应性很强,在没有调温和充气设备的水族箱中生活良好。能耐16℃低温和耐受较脏的水质,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2-24℃,喜微碱性水质。氢离子浓度39.81-63.09nmol/L,pH值7.2-7.4的水质,也能适应中性质。
吃浮游动物,小昆虫和碎屑。主要吃昆虫,包括蠓科昆虫、摇蚊、家蚊、双翅目、同翅目和半翅目昆虫。
分布范围
原产地:北美洲、委内瑞拉、巴巴多斯、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以及巴西北部。
引入地区:亚洲、大洋洲和太平洋、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
品系分类
孔雀鱼的狭义、广义品系论
狭义上的孔雀鱼品系,也就是一般意义上常讲的孔雀鱼品系,仅指一些身体和尾部颜色纹路的表现型,包括概述中提到的礼服、草尾、金属、蛇王、蕾丝、银河、美杜莎等等。
广义上的孔雀鱼品系,将孔雀鱼品系的范围拓宽至所有基因型相同的孔雀鱼的总称。
比如原本不属于狭义品系论中品系的真/酒红眼白子(体色表现型)、燕尾、冠尾等诸多尾型、玻璃体等,都属于广义品系论中的品系。
一条品系孔雀鱼,可以并且很可能属于多个品系。
孔雀鱼的总系论
在处理品系分类时,有些品系之间(比如蛇王和蕾丝、银河和美杜莎等)在遗传方式和表现型均有相似之处。这些品系,按照其共同的特点,为了便于处理,参照生物分类学中的“总目”、“总科”等分类方式,引入总系(superstrain)的概念进行处理。
总系(superstrain)是被认可为亲缘关系较近的几种品系的总称。
孔雀鱼标准品系类目
体色类,包括白子总系、野生色总系及该类中未分类品系
白子总系(Albino Superstrain),包括真红眼白子和酒红眼白子两个品系
真红眼白子(Real Red Eye Albino):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白子孔雀鱼。表现为体色偏白,眼色鲜红,母鱼胎斑为粉红色(见文末注解1)。在命名时真红眼白子的简化标准名要将“真红眼”省略而保留“白子”。
酒红眼白子(Wine Red Eye Albino):很少见的一种白子,表现为体色介于野生色和真红眼白子之间,但眼色在手电筒照射下能看出是红色,母鱼胎斑是粉红色。在命名酒红眼白子的简化标准名时这一词组不得省略。
野生色总系(Wild Color Superstrain),包括野生色和黄化两个品系
黄化(Golden):较为少见的一种体色。表现为体色偏黄,但眼色为黑,母鱼胎斑是粉红色。在命名时不得省略。
野生色(Wild color):最常见的体色。表现为体色灰色,母鱼胎斑是黑色。在命名野生色的简化标准名时,将“野生色”省略。
玻璃体(Glass):表现为鱼体肌肉半透明,可以清晰地看到内脏器官,母鱼怀孕时甚至可以看到鱼卵和即将出生的小鱼。在命名时,“玻璃体”要放在体色的后面,在命名玻璃体色简化标准名时,不得将“玻璃体”省略。
颜色纹路类,包括蛇纹总系、白金总系、白金蛇纹总系、马赛克总系及该类中未分类品系
蛇纹总系(Snack Skin Substrain),包括蛇王、蕾丝、古老品系、马特利、金属五个品系
古老品系(Old Fashion):伴Y遗传,表现为身体覆盖着不规则的蛇纹状纹路,并可见许多金属小色块,按照第一规则及第二规则进行命名
马特利(Material):马特利的遗传比较特殊,它主要由体染色体上的一组隐性基因控制,但必须有某种条件互补基因(蛇纹、白金、古老品系、礼服等),表现为身体上厚重的黄色色块,白子时可显现出更加明艳的黄色,马特利的命名较为特殊
金属(Metal):伴Y遗传,表现为身体前半部的具有金属光泽的深蓝色色块,深蓝色色块一直蔓延至尾根的被称为全金属,白子时金属色块会变得很浅或者是有金属光泽的深紫色。
蕾丝(Lace):也称为“蕾丝蛇王”。表现为身体和尾部都有细腻的连贯性较强的蛇纹状纹路,可见少量金属小色块(称为“眼斑”),按照第一规则及第二规则进行命名。蕾丝的遗传比较特殊,要靠两组基因控制,一组是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身体纹路,另一组是体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尾部纹路。
蛇王(King Cobra):表现为身体和尾部都有较粗的连贯性较强的蛇纹状纹路,可见少量金属小色块。蛇王的遗传与蕾丝同。
白金总系(Platinum Superstrain),包括白金、珊瑚红、珊瑚蓝、圣塔玛利亚四个品系
白金(Platinum):遗传方式尚未确知,表现为鱼体覆盖有反光白色的鳞片。
珊瑚红(Coral Red):伴Y遗传,表现为鱼只侧线附近的长条状红色色块,红鱼三种维持基因之一,且带有珊瑚基因的鱼只往往体型较大,按照第一规则和第二规则进行命名
珊瑚蓝(Coral Blue):伴Y遗传,表现为鱼只侧线附近的长条状蓝色色块。
圣塔玛利亚(Santa Maria):伴Y遗传,表现为从眼后到尾根下部连线以上的黑色色块(根据这一特点圣塔玛利亚有时也被称为“阴阳鱼”),白子时色块变得极淡,和蛇纹在同一鱼只上共同表现时,只有身体前半部的上面会有圣塔斑的表现(类似于金属色块被蛇纹横向覆盖掉了一半,这是判断蛇纹基因鱼是否带圣塔玛利亚基因的关键)。
白金蛇纹总系(Platinum Snack Skin Superstrain),包括银河和美杜莎两个品系
银河(Galaxy):伴Y遗传,表现为身体连贯性较差的蛇纹纹路和不规则的白金色块,和蛇王和蕾丝一样,也有金属小色块存在,如果鱼只尾部也被银河基因控制,则表现出蛇王的纹路。
美杜莎(Medusa)::美杜莎的遗传方式过于复杂,暂且不谈,身体表现与银河基本相同,但纹路要细腻得多,尾部上下是蛇王纹路,中间为蕾丝纹路且常常伴有尾鳍中部鳍膜缺失(称作尾部“中落”)
马赛克总系(Mosaic Superstrain),包括马赛克和草尾两个品系
马赛克(Mosaic):伴X显性遗传,表现为尾部圈状、树根状或闪电状的黑色纹路,白子体色时纹路半透明,按照第一规则及第二规则进行命名,在命名时尾色要放在“马赛克”一词之前,例如三角尾野生色圣塔玛利亚红马赛克,简化标准名为圣塔玛利亚红马赛克。
草尾(Grass tail):伴X显性遗传,表现为尾部和背鳍不连贯的黑点状纹路(称之为“喷点”),绝大多数草尾身上还有黑色的菱形斑块(但这不能作为判定草尾的依据),白子体色时喷点半透明,按照第一规则及第二规则进行命名,在命名时尾色要放在“草尾”一词之前,例如三角尾野生色蓝草尾,简化标准名为蓝草尾。
礼服(Tuxedo):伴X显性遗传,表现为背鳍前端切线至尾根处的黑色或深蓝色色块,白子体色时这一色块变得极淡,粉红礼服是一种特殊的表现型
日本蓝(Japan Blue):伴Y遗传,表现为尾柄处的亮蓝色色块,白子和黄化时会稍变淡,按照第一规则及第二规则进行命名。此处应注意有一种蓝色蔓延至鳃后的表现型,常常命名为“海洋蓝”,尊重习惯命名,同样按照第一规则及第二规则进行命名。
弗朗明哥(Flamenco):伴Y遗传,红鱼三种维持基因之一,弗朗明哥的英文本意是“火烈鸟”,表现为侧线上部和尾柄的红色色带发色。
半礼服(Half Toxedo):伴Y遗传,也叫做马鞍,虽然叫做半礼服但与礼服毫无关系,表现为尾柄上方的黑色色块,白子时表现未确知。
尾型类,包括鳍延总系、剑尾总系、圆尾总系、三角尾总系及该类下未分类品系
鳍延总系(Fin Ray-Prolonged Superstrain),包括缎带与燕尾两个品系
缎带(Ribbon):表现为腹鳍、臀鳍的最外侧鳍条延长。公鱼如果受缎带基因控制,就会导致臀鳍(输精管)延长从而难以输精甚至无法输精。
燕尾(Swallow Tail):表现为身体各鳍的鳍条不规则延长。燕尾的公鱼和缎带公鱼一样,如果燕尾基因影响到了臀鳍,也会造成不育。
剑尾总系(Sword Tail Superstrain),包括顶剑、底剑、双剑三个品系(该总系的遗传方式存疑) [2]
顶剑(Top Sword Tail):表现为小圆尾,尾部上方有几根鳍条延长,呈剑形。
底剑(Bottom Sword Tail):表现为小圆尾,尾部下方有几根鳍条延长,呈剑形。
双剑(Double Sword Tail):表现为尾部上下均有剑状鳍条延长,尾部形状似银行卡V银行卡。按照第一规则及第二规则命名。
圆尾总系(Round Tail Superstrain),包括圆尾、矛尾和针尾三个品系
圆尾(Round Tail):表现为圆形尾。
矛尾(Pike Tail):表现为尾部似矛头,类似纺锤形。
针尾(Needle Tail):表现为尾部圆钝,但中部末端有几根鳍条延长,似针状从而得名。
三角尾总系(Delta Tail Superstrain),包括三角尾、扇尾和铲尾三个品系,在简化标准名时“三角尾”和“扇尾”均可省略 [2]
三角尾(Delta Tail):表现为尾形呈等边三角形。
扇尾(Fan Tail):表现与三角尾类似,但*一点不同就是“三角形的底边”是个明显的弧而非线段,这种尾型甚至比三角尾更为常见。
铲尾(Shovel Tail):尾角较三角尾小,尾鳍较三角尾小,其他表现基本与三角尾相似。
琴尾(Qin Tail):表现为类似里拉琴的尾型。
冠尾(Crown Tail):表现为鳍条与鳍条之间鳍膜缺失,分离,就像分叉的笤帚一样。不过有时控制冠尾的基因影响到公鱼的臀鳍(输精管)时,就会导致公鱼输精能力下降甚至不能输精,公鱼的废品率较高。
尾色类,包括蓝尾总系、黄尾总系及该类中未分类品系
蓝尾总系(Blue Tail Superstrain),包括杂合子蓝尾、蓝化体蓝尾和紫尾三个品系
杂合子蓝尾(Heterozygote Blue Tail):俗称“Bb蓝”,子代会分离出杂合子蓝尾(约50%)、蓝化体蓝尾(约25%)、红尾(约25%)三种性状,一般来看杂合子蓝颜色较浅,但要想确知,必须通过测交来确定。致色原因是蓝反射细胞+黑色素细胞
蓝化体蓝尾(Blue Tail):尾色较深,子代只有蓝化体蓝一种性状,见得最多的就是欧系的不会跑红的蓝尾礼服。致色原因是蓝反射细胞+黑色素细胞。
紫尾(Purple Tail):尾色呈紫色,子代会分离出紫尾、杂合子蓝尾、红尾等性状。致色原因是蓝反射细胞+红色素细胞
黄尾总系(Yellow Tail Superstrain),包括黄尾和白尾两个品系
黄尾(Yellow Tail):尾色呈黄色,致色原因主要是黄色素细胞
白尾(White Tail):尾色呈白色,致色原因主要是白反射细胞,一般不参与命名
红尾(Red Tail):尾色呈红色,致色原因主要是红色素细胞
绿尾(Green Tail):尾色呈绿色,极为罕见,致色原因主要是黄色素细胞和蓝反射细胞,一般不参与命名
繁殖方式
雄性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臀鳍特化成生殖足,来供体内受精使用。雄鱼会不断追逐雌鱼,与雌鱼交配。雌鱼可以储存精子供以后受精使用,并可能每四个星期生产一次。怀孕的雌鱼特徵是臀鳍与腹鳍之间有黑色三角色块。经过四到六周的怀孕期後,雌鱼会生下20-40只幼鱼。双亲都不会照顾幼鱼,甚至还会吃自己的幼鱼(FishBase, 2006)。
孔雀鱼容易辨别雌雄。雌鱼腹部比较大,在肛门前方有一块透明的胎斑,在快生殖的时候胎斑成黑色。而雄鱼的特点就是腹部较小,瘦长,最关键的就是其臀鳍演变出交接器,用于繁殖时候输送精子用。所以雄鱼的臀鳍前方的几根鳍条比较粗大。而雌鱼的臀鳍则是均匀的。
孔雀鱼繁殖不分季节,即使是冬季也能正常生产。孔雀鱼的繁殖周期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约一个月可以繁殖一次,且每次可产10-120尾仔鱼,一年产仔量相当多,因此也有“百万鱼”之称。而小鱼在养殖3-4个月之后,就具备生殖能力,可以再繁殖下一代。孔雀鱼繁殖时要选择一个较大的水族缸,繁殖温度应该保护在为26-28摄氏度,应比适宜温度稍高。pH6.8-7.4,同时要多种一些水草,以保证小鱼的生存,然后按1雄比4雌的比例放入种鱼。待鱼发情后,雌鱼腹部逐渐膨大,出现黑色胎斑,雄鱼此时不断追逐雌鱼,雄鱼的交接器插入雌鱼的泄殖孔时排出精子,进行体内受精。
选种
孔雀鱼的繁殖培育可以说是孔雀鱼饲养中的主旋律,要培育出优良的子代鱼,必须经过层层严格选拔,优胜劣汰,而最终达到理想状态。孔雀鱼的品质优化要从选取种鱼开始,专门挑选那些品系特征明显而且健康的鱼只来做种鱼,严格分缸交配,待到产子完成后,要对子代鱼进行淘汰,这样一次次的繁殖,一次次的淘汰,直到达到理想状态为止。
水温25度左右比较适合孔雀鱼,一般一尾雌鱼一生可产仔4-7窝,但出现高质量仔鱼的机会随着雌鱼体质,鱼龄和健康状态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3-5个月时的雌鱼所生出的F1,F2,F3质量较高。所以,在成鱼阶段要挑选出适合的种亲鱼。
虽然养到2-3个月可算成鱼,但对雌鱼而言,此时用来做种鱼还为时过早。过早交配,会使雌鱼个体成长受影响而且产仔数量和质量都不会太理想。如果交配之前是将雌雄鱼分缸饲养的,一般在交配时,选择两个半月左右的雄鱼和三个半月的雌鱼为好。因为这时雄鱼处在精力旺盛时期,雌鱼也已成熟。这样最后产出的仔鱼质量和数量都较佳。
临产
孔雀鱼到了临产阶段会表现出很明显的征兆。有以下几种:
体型见方。孔雀鱼母鱼的肚子会稍稍表现出平滑的方形。
胎斑的颜色比较重。一般的孔雀鱼胎斑为黑色,白子的胎斑为橘红色。
肛门凸出。临产时会发现孔雀鱼肛门明显外凸。
行动表现。即将生产或者生产过程中的母鱼多数会表现为两种状态,有的会上窜下跳,有的会很安静的躲在一个角落。 [9]
注意事项
小幼鱼出生前后pH的起伏最好不能超过0.5。
产仔后,要立即捞出母鱼否则母鱼有可能吃掉鱼仔。
小幼鱼出生的第13-14天便须被捞起到大缸养育。
亲鱼产完捞出繁殖缸后,需要单独静养1-2天才能放回主缸。
亲鱼会连续这样生产约11次,11次里头3次产仔很少,随着体型的增大会越来越多。
雌鱼一生总共可生产22-25次,但生产11次后要休息很长一段时间才开始第二期的排卵。
产后让雌鱼单独静养3天,然后放回种鱼缸,以避免被雄鱼过早地追伤,影响之后的生育质量。
繁殖时应注意,同窝留种鱼不要超过三代,以免连续近亲繁殖导致品种退化,使后代鱼体越来越小,尾鳍变短。最好引进同品种鱼进行有目的远亲杂交,以防次品种退化,达到改良品种的目的。
人工养殖
接鱼
鱼缸的准备主要是清洁和消毒。消毒是采用沸水消毒法,消毒既彻底,还没有化学药物消毒后遗留的的问题,同时还是最环保的方法。要注意的是消毒时先把缸放平稳,一定要平稳,否则容易裂的。然后要先加少量沸水,让玻璃适应温度,以防止玻璃突然高度受热而炸裂。最后再加适量沸水进行消毒。
养水是将自来水静置3到5天,将水中氯气挥发干净。然后将水加入消毒后的缸中,加入硝化菌,再加入鱼、虾尸体做硝化细菌的食物,用水妖精连续充氧24 小时,即可初步建立起硝化系统,这样的水就可以放鱼了。
接到鱼后,不要急于打开包装箱,回家后暗光处开箱。途中防止动作过大导致的震动或翻滚。因为鱼停食、无光的环境下,再经长途、长时间运输后,体质虚弱、精神紧张,因此要特别小心,防止鱼受惊而导致撞袋或撞缸受伤,或导致因惊恐引发的夹尾等情况。因此一切工作都要温柔小心的操作。
兑水(也称过水,专业名词)工作是重要的工作,同时还很是烦琐的操作。但想养好鱼,就一定要细心、耐心的去完成,保证鱼能够初步顺利适应我们的饲育环境,为以后正常养育打好基础。而很多新手,都是在这方面犯了错误到导致损伤惨重。
密度
对于子鱼放养的密度,缸如果是40×25×30厘米的,放养的密度在50到60尾左右。密度过大,水质不宜控制容易发病,千万注意,密度过小,缸大鱼少,子鱼不用抢食会导致兴奋度和运动缺乏,从而到影响生长速度的,这是很多玩家没注意到的地方,需要注意。一般在2周后,就会看到随着子鱼的长大,缸的密度也随着增大起来,这时候如果再不增加空间,就会影响到子鱼的生长速度了。这时就将它们移到50*40*30的缸中,给它们宽阔的空间,为它们进一步的快速发育提供更好的条件。 [12]
温度
鱼缸中的水温稳定在22到26度之间(所有的热带鱼都可以适应这个温度区)。成鱼一般是控制在22到24度,幼鱼则是控制在24至26度度左右。有些鱼友鱼友则把幼鱼温度提高到27、8度,认为这样幼鱼才活跃,食量和新陈代谢增加,才能发育的快,此话说的不假,但这种高温的负面影响却被忽视掉了。在这种高温下,幼鱼新陈代谢过快,即使吃的再多,也供不上代谢出去的速度快,尤其是钙质,因此在一段时间后就可能会出现突发畸形等病症,而且即使是在成鱼后也易发生如早衰、母鱼产后塌腰或公鱼突然塌腰、母鱼产出的子代畸形多等负面情况。这些例子在大棚养殖时,在夏天高温期繁育出的鱼是最好的例证,有经验的玩家应该都遇到过的。
孔雀鱼留做种亲鱼的,基本都是冬天繁育出的鱼,原因也主要是在冬季水温恒定适宜的。接到鱼后,不要急着打开包装袋,先要把包装袋用水冲洗干净。然后把包装袋放入缸中,约20到30分钟,使袋中的水与缸里的水,温度达到一致。如果无法确认温度是否一致可使用水族温度计进行测试,水温一致方可入缸。打开袋后,先加入相当于袋中水量1/10的缸中水入袋,然后再慢慢的不断把缸中水加入袋中,使鱼逐步适应水质如pH、KH等的变化,整个过程持续30到40分钟左右。当加入缸中的水达到袋中水的量时,即可把鱼温柔捞出放入鱼缸中。此兑水过程,也可以用打吊瓶的输液系统进行的,可以更好的让鱼适应水质的,对于比较珍贵的鱼适用。兑水结束后,要将袋中的原水倒掉,因为鱼在运输过程中排泄的废物、脱落的黏膜等物质,是细菌喜欢的食物和产床,是鱼致病的重要病源。
喂养
鱼刚入缸后十分恐慌,最好不要打开鱼缸照明等之类的强光线,更不要惊动它,例如观看时都不能指指点点动作过大的,接鱼之前的准备工作做的一定要充分,鱼入缸后不要总是在鱼缸周围四处乱窜,记住当天不要喂食!不要换水,观察它的状态怎么样。一般来说在第一天鱼的状态会恢复一些,如找食、追逐配偶等。如状态不好的话,可以加入1%浓度的饱和盐水。多观察几天,一般在一周以内如状态不错,鱼四处寻找食物、追逐配偶等表现,就可以少喂一点点活饵,意思一下即可,千万不要喂多!开口饵料以活食最好,如丰年虾等,人工饵料由于消化困难,不建议用。可换1/10的水,冬天换的水要比缸中水温高出1至2度,夏天要低1至2度,这也是一年中换水时温度掌握的方法。如果状态不好,不喂,继续观察。出现浮头现象时,应考虑放养密度是否过量了。应及时分缸出来。如果没有问题,状态良好的话,同样应少喂最好在上午进行,饵料吃不完的应及时捞出来,鱼儿进食时间控制在五分钟之内。
对于饵料来说,主要是指饵料的种类、喂食的量和每天喂食的次数,以及随着鱼龄的增长不断增加饵料的品种和喂量的调整。
孔雀鱼刚出生的子鱼,当天不喂,因为一是先使其适应环境,二是有卵黄囊还未吸收完。从第2天开始,最好是以活丰年虾幼虫开口,其营养丰富并易于吸收,又有促进排便的功效。这个时期使子鱼尽量多吃、吃饱,吃到肚子呈半球型,此时缸中还可保留少许活饵的程度。总结是“4周内尽量撑,2月内使劲喂,3、4个月吃得饱,5月以后喂的少”。能每天早晚抽空各喂2次左右,尤其是早上喂完后在子鱼缸中要略保留少许活饵为好。
水质
pH值:最适合孔雀鱼的pH值是在pH6.5-pH7.5之间,水中的酸碱值对孔雀鱼的影响相当大,酸碱值是对数的形态,所以pH5的水就是pH6的十倍也是pH7的一百倍,因此对于人类只是小小的银行卡1银行卡的差距,对孔雀鱼而言恐怕已经被折磨的快要死了。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饲养者换水次数少,久而久之,水质早已因为各种因素转变为酸性,此时如果突然大量换水,势必会造成孔雀鱼相当大的冲击。
硬度:孔雀鱼喜欢偏硬的水,硬度要10-15度左右,虽然如此,但是以版主个人认为,水的硬度对孔雀鱼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就拿两个饲养孔雀有相当历史的国家:德国和日本做为例子,德国的水是偏硬水,而日本的水质皆为软水,而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条件都可以将孔雀养得很好,可见的孔雀的适应能力很强,比较不需要饲主费心调整水的硬度高低。这也是许多人常说孔雀鱼易于饲养的原因之一。
亚硝酸浓度:亚硝酸浓度的高低对于孔雀鱼的生存也有相当大的影响,虽然孔雀对于亚硝酸浓度的适应远超过其它的鱼种(根据资料显示,孔雀鱼可以忍受的亚硝酸浓度约为七彩神仙的100倍)。但是一旦亚硝酸浓度过高,对于孔雀总是一种伤害,尤其是水族缸是一个完全封闭的水体,加上通常我们又以过高的密度饲养鱼只,所以一旦疏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孔雀鱼就集体暴毙,饲主不能忽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市面上有不少测试亚硝酸浓度的试剂贩卖,可以轻易的测量出大概的数值。
要解决亚硝酸浓度过高的问题,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立即换入新鲜且除过氯气的水,不过长期亚硝酸浓度过高,就必须考虑是否过滤器的效果太差或是鱼只饲养密度过高。
控色
孔雀鱼对颜色的要求有两点:(1)颜色要匀称:(2)色差要分明。而色彩浓度的薄与厚并非要求的重点,因色系若不均匀,将会形成有色块的图腾,也就是所谓的杂斑。色块若无法再散开来,将扼杀此尾孔雀鱼的“前途”。之所以不在乎孔雀鱼颜色的厚与薄,主要是因其各具美感、各有特色。因此若将所谓的蓝尾礼服共同比较时,将发现有数十种之多,这也包含了体色、尾色、尾型的排列组合。
针对孔雀鱼的着色问题,中国的鱼粮生产企业做了很多研究,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观赏鱼在自然界本身是存在的,它们靠食用天然食物就可以获得健康体魄、持久鲜艳的色彩。那么在自然界,观赏鱼吃什么?虾和浮游生物。那虾又吃什么?藻类。因此虾和藻类是它们最好的食物,鱼从虾体内就能获得足量的天然虾青素和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持久保持鲜艳的色彩。
孔雀鱼还有一个神秘之处。就是在第一次月满的时候,孔雀鱼对黄色比较敏感。在第二次月满的时候,孔雀鱼对紫色敏感。即孔雀鱼的视力会在两次月满时发生变化。
混养
水草和孔雀鱼混养应该如何选择水草,又应该如何设计造景。想要设立一缸适合孔雀鱼的水草造景缸,首先在选草上可是得先下一番功夫,试想,柔软的孔雀鱼在粗枝大叶中穿梭,如蝉翼般的鳍,稍一闪失就有损他的美丽,对鱼只的健康也有会危害。
所以,柔软的枝叶是第一选择:再者生态条也是考虑重点,孔雀鱼是属于上层性的鱼类,也就是说他们常常会回游水族箱的上方,就欣赏的角度来看,水草当背景衬着孔雀鱼就是最美的画面,所以水草最好有一定的高度,另外在叶茎的分枝上也最好选用枝叶分枝多,甚至枝叶较细小的种类,可搭配孔雀鱼的细致之美。 [16]
疾病防治
孔雀鱼的大部分病症,都是饲育者本身的疏忽所引发的,通常引发的病症有四大因素:
水质:恶化的最大原因是投饵过量所引起的水污染以及过滤器污秽所引起的有害质的积存。只要每日的投饵适量,以及适当扫除过滤器与水质调整都可以防止发生。虽然适当的换水也有必要,切勿大量换水,这样对孔雀鱼会有伤害,需要稍稍注意。另外,如果过度清洁过滤器,也同时洗掉繁殖的过滤菌,从而导水质恶化。
控温:孔雀鱼是属于变温动物,会随着周围环境的水温度变换体温的。水温不论高或低都有碍鱼体机能正常的运作,尤其水温的上升或低下,对孔雀鱼是最大的致命伤。结果体内的代谢不顺,食欲也低下而会衰弱下去,也要注意季节早晚过度落差很多。
触鱼:孔雀鱼的身体表面是特别纤细而易损伤,所以利用鱼网捞起时,要特别小心,否则体表一但损伤,细菌会从伤口侵入而感染。若不用鱼网而用手捞起时,也不要用指甲损伤鱼体。请特别留意。
感染:容易患病的原因中,估计最大的比例是受到他鱼的感染,若将新购入的孔雀鱼放于水族箱内时,一定要先行确认,是否有病症或先养于检疫缸观察三、五天,确定无病症再放入。
白点病
鱼体全面会出现直径1毫米以下的白色细点,并且一定会从各鳍发病之后再扩散至全身,如不予处置时,将会渐次衰弱,不久就会死亡。这是淡水鱼典型病症。尽管孔雀鱼发病率不多,但也不是说完全不会发病,所以大意不得。原因:白点虫等纤毛虫所寄生引发的病症,其体表的白点即是寄生虫的本体。寄生虫的外围的表皮呈白色状者也有,白点愈多则表示寄生状态愈为严重。
治疗方法:白点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名叫多子小瓜虫的纤毛虫,属于寄生虫病。当水温升至28℃时,小瓜虫会停止发育乃至逐渐死亡。因此,发现孔雀鱼有白点病时,可采用换水加盐加温的办法进行治疗,即先换一半的水,然后按照饲养水的体积加入3克/升的海盐,最后将水温提高到30-32℃,一般3-5天后即可见效。
烂尾症
烂尾症症状:是从尾鳍开始附着黄白色粘着物。不久,再蔓延至各鳍,并渐次糜烂。尤其病情进行时,鳍部会呈烂腐状,甚或断落尾鳍都有。因而食欲大减,不久连肌肉也被侵腐而衰弱致死,故有必要及早治疗,发病雄鱼较多,是其特征。原因:遭受气单胞菌(Aeromonas)感染所引起,感染途径为伤口,而受伤大部分由于鱼只之间的争斗,粗鲁的接触所引起的居多。
治疗方法:用浓度为3%的盐水泡10分钟,每天1-2次,并且保持饲养水质良好,过几天坏死组织就会自然脱落。
水霉病
别名口腐病,棉花病,但正名为水霉病。这是水霉寄生于体表而带上棉花般是白色状,不久蔓延至全身而腐烂皮肤,尤其病情进行时水霉繁茂部分会腐烂掉落都有可能。而到了患病中期以后就会失去食欲,游水也欠活泼,不久将会死去。
原因:体表的伤口或锚虫,鱼虱等寄生所引起的伤口,由水霉科的真菌着生引发二次病症者。真菌大都是输入孔雀鱼带进来的居多。
松球病
全身的鳞片竖起鱼体,全面也会鼓满,病名是因为看似松球般乃有此名。如病情进行则鱼鳞会剥落,于是不能再游水而导致死亡。
原因:遭受野罗孟那斯细菌感染所引发。
口腐病
口部外围或颊部附近呈白棉花状而不能再进食,不久,将会衰弱而致死。原因:与烂尾病一样,卡拉姆那里斯细菌感染为原因。输入孔雀鱼带来的新感染症状:鳃部肿胀而在水面痛苦中勉强呼吸,并且合闭尾鳍而不时在摇头,做不自然的游水动作,不久,鱼体呈白浊状而衰弱致死。原因:由输入孔雀鱼带进来的细菌为感染因素。而一旦发现感染的鱼只时,必须随即隔离于其它鱼缸。初期者,只有换水或加入盐水也可改善。治疗:可使用一些市售的杀菌剂来进行药浴,大部分的情况都会有所改善。若仍然无法痊愈,原因可能在于一些导致细菌性的感染的因素,并未消除,如水温过低,死鱼未捞出等。患水霉病症者,可能要注意水质,应捞除死鱼或残饵,并赶快换水,而松球病可能要优先改善水质,药浴除去水中的病原,待鱼较有食欲后,用细菌治疗的药饵喂食。至于烂鳍、烂尾等外表症状的鱼只,换水并佐以药浴,情况也能改善。
VC缺乏症
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缓慢、体态异形、游动缓慢等,严重时甚至出现类似哺乳动物的坏血病症状。各种鱼所患vc缺乏症状表现各有不同,但大都会导致生长不良,免疫力低下,饲料转化率低等。虾类的典型vc缺乏症为“黑死病”,即伤口愈合缓慢,壳下出现黑色溃烂,大批死亡。还易出现虾壳松软,蜕壳周期延长、肌肉白浊、鳃混浊等症状。长期食用VC观赏鱼饲料可以避免以上问题,提高抵抗力。
孔雀鱼吃什么好?该如何喂养孔雀鱼呢?
版权:《孔雀花鳉 孔雀鱼 Poecilia reticulata kǒng què huā jiāng 》由“鱼花网[www.fishbkw.com]”编辑整理,请勿采集、转载!本文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
白子孔雀鱼 bái zǐ kǒng qu
孔雀花鳉(Poecilia reticulata),俗名孔雀鱼,也称为凤尾鱼、彩虹花鳉、虹鳉、古比鱼等,是花鳉科花鳉属的一种热带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成年雄鱼身体瘦小,体长3-4厘米,体色绚烂多彩、体型优美;成年雌鱼体长5厘米左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1/3以上,各鳍均较雄鱼的短。较雄鱼...
已经有188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孔雀鱼的疾病防治注意攻略
孔雀鱼的大部分病症,都是饲育者本身的疏忽所引发的,通常引发的病症有四大因素:水质:恶化的最大原因是投饵过量所引起的水污染以及过滤器污秽所引起的有害质的积存。只要每日的投饵适量,以及适当扫除过滤器与水质调整都可以防止发生。虽然适当的换水也有必要,切勿大量换水,这样对孔雀鱼会有伤害,需要稍稍注意。另外,...
已经有112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孔雀鱼的繁殖方式及人工饲养方法
繁殖方式雄性孔雀鱼(Poecilia reticulata)臀鳍特化成生殖足,来供体内受精使用。雄鱼会不断追逐雌鱼,与雌鱼交配。雌鱼可以储存精子供以后受精使用,并可能每四个星期生产一次。怀孕的雌鱼特徵是臀鳍与腹鳍之间有黑色三角色块。经过四到六周的怀孕期後,雌鱼会生下20-40只幼鱼。双亲都不会照顾幼...
已经有113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孔雀鱼的品种分类特点
孔雀鱼的狭义、广义品系论狭义上的孔雀鱼品系,也就是一般意义上常讲的孔雀鱼品系,仅指一些身体和尾部颜色纹路的表现型,包括概述中提到的礼服、草尾、金属、蛇王、蕾丝、银河、美杜莎等等。广义上的孔雀鱼品系,将孔雀鱼品系的范围拓宽至所有基因型相同的孔雀鱼的总称。比如原本不属于狭义品系论中品系的真/酒红眼白子(...
已经有114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孔雀鱼 kǒng què yú Poe
孔雀花鳉(Poecilia reticulata),俗名孔雀鱼,也称为凤尾鱼、彩虹花鳉、虹鳉、古比鱼等,是花鳉科花鳉属的一种热带鱼,雌雄鱼的体型和色彩差别较大,成年雄鱼身体瘦小,体长3-4厘米,体色绚烂多彩、体型优美;成年雌鱼体长5厘米左右,其尾柄及尾鳍占全身的1/3以上,各鳍均较雄鱼的短。较雄鱼...
已经有99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龙头鱼营养价值成分
食物名称龙头鱼含量参考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能量283 千卡蛋白质61.7 g脂肪4 g水分17 g磷240 mg钙1390 mg铁19.1 mg维生素B1(硫胺素)0.03 mg维生素B2(核黄素)0.07 mg烟酸(烟酰胺)5.7 mg维生素B60.97 mg仅供参考...
已经有145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龙头鱼生活习性及分布状态
生活习性龙头鱼为沿海中、下层鱼类。栖息于长汇口佘山及杭州湾近海一带,水深一般50米以内,泥沙底海域常年可见。春季(3-5月)主要分布在东海北部近海和南部近海的里侧,夏季(6-8月)大部分鱼群到江苏南部沿海产卵,秋季(9-11月)主要集中在东海北部近海进行索饵,冬季(12月至翌年2月)仍集中在东海北部...
已经有196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龙头鱼 lóng tóu yú
龙头鱼(学名:Harpadon nehereus)是龙头鱼科、龙头鱼属的一种鱼类。体延长而柔软,前部较粗大,向后而逐渐侧扁而细。头中大,背部圆滑,头长大于体高。吻甚短,前端圆钝形。眼细小。口大,斜裂;上颌骨末端延伸至鳃孔前缘;两颌齿呈带状,部分弯曲,互不对称;锄骨、腭骨及舌上均具齿;口闭合时,颌骨齿...
已经有1034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凤尾鱼和龙头鱼是一种鱼吗?
不是!!凤尾鱼俗称银行卡子鲚银行卡,学名银行卡凤鲚银行卡,属名贵的经济鱼类,因其尾部分叉形状像凤凰的尾巴,短呈红色,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称。凤尾鱼是一种洄游性小型鱼类,平时多栖息于外海,每年春末夏初则成群由海入江,在中下游的淡水入口处作产卵回游。此外,凤尾鱼亦是原产于南美洲...
已经有102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世界上感觉最漂亮的斗鱼鱼有哪些?
1、冠尾斗鱼冠尾鱼因其美丽的鳍而在美国很受欢迎,它们是一种极具侵略性的鱼类,平均寿命为2~3年,通常是红色和蓝色,这些鱼最大长到3英寸。2、马尾斗鱼马尾斗鱼是最常见的鱼种之一,也是最美丽的鱼种之一。它们很容易被发现,因为它们有一个长的,张开的和不整齐的尾巴,它们的尾巴向上拱起,然后又向下倾斜,看起来...
已经有81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双印龙鱼 shuāng yìn lóng yú Coris aygula 和尚龙
- 黄龙鱼 huáng lóng yú Halichoeres chrysus
- 黄尾龙 huáng wěi lóng
- 绿龙鱼 lǜ lóng yú Halichoeres chloropterus
- 紫面龙鱼 zǐ miàn lóng yú
- 伊津菩提鱼 yī jīn pú tí yú Bodianusizuensis
- 黄腰鹦鹉 huáng yāo yīng wǔ Cirrhilabrus lyukyuensis
- 斯氏鹦鹉 sī shì yīng wǔ Cirrhilabrus scottorum (Randall et Pyle, 1989)
- 孔雀鹦鹉 kǒng què yīng wǔ Cirrhilabrus temminckii
- 长鳍鹦鹉鱼 zhǎng qí yīng wǔ yú Cirrhilabrus rubriventralis 蓝线红鹦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