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水鱼
按照鱼所生活的水体环境体系,可以分为淡水鱼和咸水鱼两类。淡水鱼终生生活在江、河、湖泊和溪涧的淡水中,而咸水鱼则终生生活在汪洋大海里。一般说来,地球上海水的含盐浓度一般为35‰,而淡水中的含盐浓度只有0.3%左右,两者相差悬殊。各种鱼类可以在不同盐度的水域中正常生活,这与它们所具有的完善的生理调节机制有关,但调节作用只限于在一定的盐度范围内,否则将影响其生存
-
三角光鳃雀鲷特点特征解读
...
已经有100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三角光鳃鱼 sān jiǎo guāng sāi yú Chromis delta 三角光鳃雀鲷
三角光鳃鱼(Chromis delta):又称三角光鳃雀鲷,为鲈形目、雀鲷科、光腮鱼属一种热带海水鱼类。主要栖息于水深10至80公尺且珊瑚繁生之礁石斜面旁。通常呈小群出现洞穴口或附近活动,但亦有单独出现者。以藻类及浮游生物为主食。...
已经有60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多毛光鳃鱼,Chromis dasygenys,duō máo guāng sāi yú
多毛光鳃鱼(Chromis dasygenys),为鲈形目、雀鲷科、光腮鱼属一种热带海水鱼类。多活动于珊瑚礁附近,觅食礁石区的细小猎物,可作为观赏鱼。...
已经有58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青光鳃鱼,Chromis cyanea,燕尾蓝魔 qīng guāng sāi yú
青光鳃鱼(Chromis cyanea)又称燕尾蓝魔,为鲈形目、雀鲷科、光腮鱼属一种热带海水鱼类。青光腮鱼分布于西大西洋美国加州南部、加勒比海、百慕大海域,多活动于珊瑚礁附近,觅食礁石区的细小猎物,可作为观赏鱼。...
已经有114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黑光鳃鱼,Chromis crusma,hēi guāng sāi yú
黑光鳃鱼,Chromis crusma 主要栖息在陡峭礁岩或礁体斜坡上,栖息深度较深,约在180公尺以内。通常呈小群或大群出现,但亦有单独出现者。以藻类及浮游生物为主食。 ...
已经有58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灰光鳃鱼,Chromis cinerascens,灰光鳃雀鲷,huī guāng sāi yú
灰光鳃鱼(Chromis cinerascens):又称灰光鳃雀鲷。主要栖息在陡峭礁岩或礁体斜坡上,栖息深度较深,约在180公尺以内。通常呈小群或大群出现,但亦有单独出现者。以藻类及浮游生物为主食。...
已经有59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长棘光鳃鱼,Chromis chrysura,短身光鳃雀鲷,cháng jí guāng sāi yú
长棘光鳃鱼又称短身光鳃雀鲷,俗名厚壳仔。体呈卵圆形而侧扁,标准体长为体高之1.6-1.8倍。眼中大,上侧位。口小,上额骨末端仅及眼前缘;齿细小,圆锥状。眶下骨裸出;前鳃盖骨后缘平滑。体一致呈暗褐色,腹部偏淡,鳞片中央为黑色。...
已经有77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光鳃鱼,Chromis chromis,guāng sāi yú
光鳃鱼(Chromis chromis),主要栖息在陡峭礁岩或礁体斜坡上,栖息深度较深,约在180公尺以内。通常呈小群或大群出现,但亦有单独出现者。以藻类及浮游生物为主食。 ...
已经有76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大尾光鳃鱼,Chromis caudalis,dà wěi guāng sāi yú
大尾光鳃鱼(Chromis caudalis),主要栖息在陡峭礁岩或礁体斜坡上,栖息深度较深,约在180公尺以内。通常呈小群或大群出现,但亦有单独出现者。以藻类及浮游生物为主食。 ...
已经有644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卡氏光鳃鱼,Chromis cadenati,kǎ shì guāng sāi yú
卡氏光鳃鱼(Chromis cadenati),主要栖息在陡峭礁岩或礁体斜坡上,栖息深度较深,约在180公尺以内。通常呈小群或大群出现,但亦有单独出现者。以藻类及浮游生物为主食。 ...
已经有56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大砗磲 dà chē qú Tridacna gigas
大砗磲(学名:Tridacna gigas):是砗磲科、砗磲的海洋动物。为双壳类中个体最大的贝类动物,被誉为双壳贝类之王。最大的大砗磲壳长可达1.8米,重约300千克,贝壳特大,壳质厚重,两壳相等,壳面有强大的放射肋,肋上常有鳞片或棘。外韧带,通常有一个大的足丝孔。铰合部有一个主齿和1-2个后侧齿。...
已经有103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肩章鲨 jiān zhāng shā Hemiscyllium ocellatum(Bonnaterre, 1788)
肩章鲨是须鲨科长尾须鲨属的一种鱼类。于西太平洋发现,生活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及北澳大利亚的海域,亦出没于马来西亚、苏门答腊(印尼)及位于南纬1°至26°之间的所罗门群岛,水深50米的海底。它们的长度约为1.07米。小型鲨鱼,体型瘦小,身长约1.2米,黑色的斑纹像极了军装上的肩章。它们可以利用胸鳍在海底走...
已经有910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花冠扁背鲀 huā guān biǎn bèi tún Canthigaster coronata Vaillant et Sauvage,1875
花冠扁背鲀(Canthigaster coronata Vaillant et Sauvage,1875)是鲀科扁背鲀属的一种动物。体背部侧面及腹部呈肉色,头部及体背部有4条棕色向后斜行横带,横带下垂短,仅达体侧中部,上部宽,下端细而尖形;头一条在头部眼周围;第二条在胸鳍上方,自背部上缘至鳃孔前缘;...
已经有69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豹鲆‘bào píng’Bothus pantherinus (Rüppell,1828)
豹鲆(Bothus pantherinus (Rüppell,1828))是鲆科鲆属的一种动物。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的热带水域,西达南非、东非、巴基斯坦、南达昆士兰、萨摩亚、东达夏威夷、北达日本奄美大群岛以及海南岛西沙群岛及台湾澎湖等处...
已经有67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迷幻襞鱼 'mí huàn bì yú' 魔幻蹦蹦鱼
魔幻蹦蹦鱼,学名是psychedelica,通常被称作迷幻襞鱼,属于襞鱼科鱼类,迷幻躄鱼是一种具有视觉欺骗性,却没有毒性的鱼类,它的进化方式是模拟美丽多彩的有毒动物。...
已经有850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襞鱼 'bì yú'
襞鱼是脊椎动物中咬合速度最快的物种,尽管是生活在水的密度相当于空气密度800倍的深海,襞鱼的嘴开合的速度仍然接近于子弹的速度。...
已经有80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东方对虾 'dōng fāng duì xiā' Penaeus orientalis 2022
对虾 (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中国明对虾和斑节虾)是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对虾科,对虾属的虾类。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对虾经大量进行商品养殖,产量正在迅速增加 。整只对虾的烹调方法有红烧、油炸、甜烤 。...
已经有74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金线鱼 'jīn xiàn yú'
金线鱼是鲈形目(Perciformes)金线鱼科(Nemipteridae)金线鱼属(Nemipterus)的其中一个物种。体呈椭圆形,稍延长,侧扁,长可达35厘米,被小型栉鳞。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日本、韩国、中国、菲律宾、印尼、越南、泰国、澳洲等海域,中国产于南海、东海和黄海南部,以南海产量较多...
已经有136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鲷鱼 'diāo yú'
鲷鱼,鲷科,真鲷属又叫加吉鱼、班加吉、加真鲷、铜盆鱼。加吉鱼属于鱼纲,鲷(Sea Bream)科。体高侧扁,长五十厘米以上,体呈银红色,有淡蓝色的斑点,尾鳍后绿黑色,头大、口小,上下颌牙前部圆锥形,后部臼齿状,体被栉鳞,背鳍和臀鳍具硬棘。中国沿海均产,但以辽宁大东沟,河北秦皇岛,山东烟台、龙口、青岛...
已经有94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海鳗 'hǎi mán' muraenesox cinereus
海鳗(学名:muraenesox cinereus)是海鳗科、海鳗属鱼类。体延长,躯干部近圆筒状,尾部侧扁。体长为体高之17.8倍,头长的6.5倍;尾长为头与躯干之1.4倍;头长为吻长之3.3倍;吻长为眼径之3.1倍;头长为眶间区之8.2-8.7倍;肛门前之侧线孔40-47。头大,锥状。吻尖长。眼...
已经有1295人阅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