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鱼 Xiphias gladius jiàn yú
中文名 | 剑鱼 | 目 | 鲭形目 |
拉丁学名 | Xiphias gladius | 亚纲 | 辐鳍亚纲 |
别名 | 箭鱼,剑旗鱼,青箭鱼,丁挽四旗鱼 | 科 | 剑鱼科 |
界 | 动物界 | 种 | 剑鱼 |
门 | 脊索动物门 | 属 | 剑鱼属 |
保护级别 | 数据缺乏(DD) | 分布 |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
纲 | 辐鳍鱼纲 | 汉语拼音 | jiàn yú |
剑鱼(学名:Xiphias gladius),亦称“箭鱼”。是世界上热带、亚热带海洋中一种常见鱼类,因其上颌向前延伸呈剑状而得名。1967年苏联《自然》杂志刊载的一份“海中动物的速度比较表”显示剑鱼的游速最快,时速可达130公里。
百度翻译提供:
Swordfish (scientific name: Xiphias gladius), also known as "swordfish". It is a common fish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seas in the world. It is named because its upper jaw extends forward in a sword shape. In 1967, a "speed comparison table of animals in the sea" published in the Soviet Union's "nature" magazine showed that swordfish swims the fastest, up to 130 kilometers per hour.
剑鱼拥有典型的流线型身体,体表光滑,上颌长而尖,背部的鳍较小,嘴较扁平,无腮和腹鳍。剑鱼颜色各异,大体上鱼背和鱼身为棕偏黑色。剑鱼平均重量为68~113千克,平均长度2.1米,嘴占其身长的1/3。剑鱼的主要食物为其它鱼类和乌贼。剑鱼分布于除北冰洋之外各大洋,其本身也是一种主要的食用鱼,具有重要渔业价值。
当剑鱼向前游泳时,强壮有力的尾柄能产生巨大推动力,长矛般的长颌起着劈水的作用。以每小时130公里高速前进的剑鱼,坚硬的上颌能将很厚的船底刺穿。在英国伦敦博物馆,保存着一块被剑鱼“长剑”刺穿的厚达50厘米的木制船底。
外形特征
剑鱼,亦称“箭鱼”,体短壮,尾柄短细,平扁,每侧具一发达的中央隆起脊,无其它小隆起脊。吻部向前延长为扁而尖锐之剑状突出。眼大,齿细小,随着成长而逐渐消失,成鱼则不具颌齿。无鳃耙。第一背鳍基底短,呈三角形,与第二背鳍分离甚远,第二背鳍小,位于体的后部;胸鳍低位;无腹鳍;尾鳍深分叉而有力,尾柄末端上下具深凹。体背及体侧呈黑褐色,体腹侧呈淡褐色。第一背鳍鳍膜暗褐色,余鳍褐色或暗褐色。
剑鱼一般身长3米,最大身长可达5米,最大重量约650千克,雌性通常比雄性更大。在太平洋,发现最大的剑鱼。测量身长平均为1.2~1.9米。大西洋的剑鱼重量能达到320公斤,但在地中海,成年剑鱼的体重通常不到230公斤。
生活习性
大洋性中上层暖水性洄游鱼种,会季节性越冬洄游,夏季向偏冷海域进行索饵洄游,秋季向偏暖海域进行产卵和越冬洄游,一般生活于18℃~22℃的暖水海域,但亦发现其耐温性佳,偶然可发现于水温5℃~10℃之间的冷水域,仔鱼多出现于24℃以上温度的海域。活动范围很广,一般深度为200~600米,但也有深度大于650米的,最深可达800米,在台湾东部流经的黑潮海域内很多。居于大洋、深海和近海沿岸。
食性
剑鱼是它们深度范围内的顶端食肉动物,食物包括其它远洋鱼类、金枪鱼、蜞鳅、飞鱼、鱿鱼和其它头足类动物和甲壳类动物。
剑鱼拥有敏锐的视力,用以观察猎物,它们“白色”的肌肉为它们的突击活动提供能量。剑鱼使用它的利剑攻击猎物,把猎物撕成碎片或者整个吞食。剑鱼在白天取食。它们在海水上下扰动,许多小虾、鱼和鱿鱼因为光线强度的改变而不能成功地躲避捕食者,最终成为剑鱼的食物。
特性
一般鱼无法保持自身体温高于周围水的温度。剑鱼有独特的肌肉和棕色脂肪组织为大脑和眼睛提供温暖的血液,使它能够到达极端寒冷的海洋深处。
地理分布
剑鱼广泛分布于世界各热带及亚热带海域,有时也出现于冷水海域,包括地中海、马尔马拉海、黑海与亚速海,纬度范围50°N~50°S。
分布海域:剑鱼是全球性分布物种,广泛分布于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
繁殖生长
剑鱼在温暖的赤道水域会全年产卵,在较冷的地区于春夏季节产卵。在地中海、南意大利半岛及西西里岛经常可见剑鱼产卵。在6月到9月,可见到大量剑鱼卵;整个地中海在11月到3月可见到大量剑鱼幼鱼。剑鱼在母体外部受精:即雌鱼产出数百万的活性卵子到水中,然后通过雄性分泌的精子受精。从受精卵孵化成的幼鱼,只有4mm长,短吻而多刺。在第一年,幼鱼生长迅速,身长可以达到90cm。雌性剑鱼达到成熟时身长约150cm,而雄性达到成熟时比雌鱼小,约100cm。褐色。第一背鳍鳍膜暗褐色,余鳍褐色或暗褐色。
雌性生长速度最快。耳石是非常小,成鱼时鳞片消失,卵的尺寸为1.6~1.8毫米,孵化出来仔鱼长度为4毫米。
产卵主要在水域温度不低于24℃的海域,产卵的水体深度介于0~75米,水体盐度为33.8‰~37.4‰,不同个体间产卵数相差很大。
剑鱼寿命长度未有定论。IUCN记录的寿命大约15年,世代长度估计为6.5年。
应用价值
渔业价值
剑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性鱼种。全世界年产量为35000~42000公吨。一般渔法以一支钓或定置网捕获,有些地区以围网或流刺网法。亦是游钓鱼种,通常3~4月及7~12月较常钓到。 每年全球大多数的剑鱼捕捞来自太平洋,其次是大西洋,然后印度洋。太平洋的剑鱼渔业捕捞活跃于西北太平洋,以及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的北部、太平洋热带区域的东南部、墨西哥和美国加利福尼亚。
食用价值
剑鱼的幼鱼,肉质鲜美,可加盐成干,长期保存。也可以加工成罐头、鱼肉香肠、鱼肉火腿等。该种鱼类富含脂肪,并含有大量维生素、钾等。
法国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部门(AFSSA)指出,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未满30个月的婴幼儿不宜食用剑鱼。研究表明,剑鱼等食肉鱼因处于食物链末端,易于集中一种叫做甲基汞的污染物质。该物质会自然地或偶发性地出现在环境中。尽管甲基汞会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在食肉鱼体内含量相对较高。低龄婴幼儿的中枢神经系统会对此种汞的衍生物表现出特定的中毒反应。
当然,此类鱼不必完全禁食,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每周食用量限制在150克即可,对于未满30个月的婴幼儿是60克。
仿生应用
剑鱼快速游泳的体型为飞机设计师提供了设计蓝图。设计师仿照剑鱼外形,在飞机前安装一根长“针”。该长“针”刺破高速前进中产生的“音障”,使超音速飞机得以问世,此为仿生学的一大成功。
注:此处有误,飞机前端“针”为空速管,用于测量空速。突破音障要依靠激波锥。
亚种分化
在剑鱼科剑鱼属下仅有剑鱼(亦称剑旗鱼、箭鱼)一种,无亚种分化记录。
物种状况
2011年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此物种的数量在三代间(约20年)已经下降超过28%。在地中海,其物种保有量在全球范围内已低于10%。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2011)——无危物种(LC)。
列入国际大西洋金枪鱼保护委员会(ICCAT)十年恢复计划(1999)。
食物营养成分
食物名称 剑鱼
含量参考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能量 114 千卡
版权:《剑鱼 Xiphias gladius jiàn yú》由“鱼花网[www.fishbkw.com]”编辑整理,请勿采集、转载!本文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 中村氏六鳃鲨 zhōng cūn shì liù sāi shā Hexanchus nakamurai
- 灰六鳃鲨 huī liù sāi shā Hexanchus griseus
- 狼鳗 láng mán Anarrhichthys Ocellatus
- 科氏异须鲨 Heteroscyllium colcloughi (Ogilby, 1908) kē shì yì xū shā
- 瓦氏长须鲨 wǎ shì zhǎng xū shā
- 鲸鲨 jīng shā Rhincodon typus
- 巨齿鲨 jù chǐ shā Carcharocles megalodon(Agassiz,1843)
- 白斑乌贼 ,bái bān wū zéi,Sepia latimanus
- 独角鲸 Monodon monoceros dú jiǎo jīng 一角鲸
- 儒艮 rú gèn Dugong dug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