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蓝鳍金枪鱼 Thunnus maccoyii nán fāng lán qí jīn qiāng yú
中文名 | 南方蓝鳍金枪鱼 | 目 | 鲭形目 |
拉丁学名 | Thunnus maccoyii | 亚纲 | 辐鳍亚纲 |
别名 | 马苏金枪鱼、南方黑鲔 | 科 | 鲭科 |
界 | 动物界 | 种 | |
门 | 脊索动物门 | 属 | 金枪鱼 |
保护级别 | 极危(CR) | 分布 | 海洋 |
纲 | 辐鳍鱼纲 | 汉语拼音 | nán fāng lán qí jīn qiāng yú |
南方蓝鳍金枪鱼(学名:Thunnus maccoyii)是鲭科、金枪鱼属下的一种鱼类。长度可达2米以上,体重超过200千克;体纺锤形,肥壮;尾柄细,平扁;头中大;吻尖圆;眼中大或小,上侧位;口中大,上颌骨不为眶前骨遮盖;鳃孔大;体被细小圆鳞,胸部鳞特大,形成胸甲;侧线完全;背鳍2个,相距近;胸鳍较长,镰状;腹鳍小;尾鳍新月形;背部深蓝色,腹部银色;尾鳍是黄色的,但是在较大的成鱼身上可能没有颜色;第二背鳍、尾鳍和小鳍略带黄色。
南方蓝鳍金枪鱼系高度洄游鱼类;比其他金枪鱼种更喜欢栖息于深海,稚鱼大多出现在上层;主要捕食鱼类,也可摄食头足类和甲壳类,还可以在光线微弱的深海觅食,反映了对不同栖息环境的适应;广泛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受亚南极影响的水域内。
百度翻译提供:
Southern bluefin tuna (scientific name: Thunnus maccoyii) is a fish of mackerel family and tuna. The length can reach more than 2m and the weight is more than 200kg; The body is spindle shaped and plump; The tail handle is thin and flat; Middle and large head; Snout tip round; Eyes large or small, upper lateral position; The mouth is large, and the maxilla is not covered by preorbital bone; Large branchial foramen; The body is covered with small round scales, and the chest scales are very large, forming a breastplate; The side line is complete; 2 dorsal fins, close to each other; Pectoral fin is long, sickle shaped; Small ventral fin; Caudal fin Crescent; Dark blue on the back and silver on the abdomen; The caudal fin is yellow, but may not have color on larger adults; The second dorsal fin, caudal fin and small fin are slightly yellow.
形态特征
南方蓝鳍金枪鱼的长度可达2米以上,体重超过200千克。1龄鱼平均体长为54-64厘米,2龄鱼平均体长为73-85厘米,3龄鱼平均体长为85-100厘米。
体纺锤形,肥壮,横断面近圆形,稍侧扁;尾柄细,平扁,尾鳍基部两侧各具3条隆起嵴。头中大。吻尖圆。眼中大或小,上侧位。口中大,上颌骨不为眶前骨遮盖。上下颌各具行小牙;犁骨、腭骨均具绒毛状牙。鳃孔大。前鳃盖骨和鳃盖骨后缘光滑。鳃盖膜分离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7。第一鳃弓下肢鳃耙数在25以下。体被细小圆鳞,胸部鳞特大,形成胸甲。侧线完全,波状,与背缘平行。背鳍2个,相距近;第一背鳍具12-15鳍棘;第背鳍与臀鳍同形。第二背鳍与臀鳍后方各具6-9分离小鳍。胸鳍较长,镰状。腹鳍小,腹鳍间突分离,较小。尾鳍新月形。椎骨39-41个。背部深蓝色,腹部银色;尾鳍是黄色的,但是在较大的成鱼身上可能没有颜色;第二背鳍、尾鳍和小鳍略带黄色。
栖息环境
南方蓝鳍金枪鱼成鱼比其他金枪鱼种更喜欢栖息于深海,稚鱼大多出现在上层。南方蓝鳍金枪鱼大多栖息于小于300米水层。除非产卵,南方蓝鳍金枪鱼成鱼一般偏爱较冷的水层,喜欢栖息于15-20℃水域,在18-20℃时形成大群。根据印度尼西亚延绳钓渔获量数据,估算叉长为140-290厘米成熟的南方蓝鳍金枪鱼在产卵场的垂直分布,研究表明随着栖息水深的增加,较小个体(140-169厘米)的比例增加,而较大个体(170-209厘米)在较浅水层的比例较大;产卵鱼在浅水层比深水层多,而未产卵鱼大多栖息于深水层。
生活习性
食物
南方蓝鳍金枪鱼昼夜摄食显著不同,早晨是进食高峰,其他时间呈下降趋势。仔鱼的食饵主要是甲壳动物,有嗜食同类现象。稚鱼和成鱼是杂食的机会捕食者,主要的食物种类根据季节、年份和地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各海域食饵不同与月运周期有关,稚鱼和食饵在不同的月相行为不同。
南方蓝鳍金枪鱼主要捕食鱼类,也可摄食头足类和甲壳类,还可以在光线微弱的深海觅食,反映了对不同栖息环境的适应。Young等在1992-1994年期间在塔斯曼海东部对1219尾南方蓝鳍金枪鱼的研究表明:南方蓝鳍金枪鱼食饵种类多达92种,属广食性鱼类,食饵范围从体长小于1厘米、体质量0.1克的小型甲壳类到体长50厘米、体质量4千克的鱼类(如:乌鲂),沿岸食饵多样性(38种)低于近海(78种)。沿岸主要食饵是鱼类,包括鲱形目、灯笼鱼目、颌针鱼目、海龙目,主要是斜竹荚鱼和谐鱼;其次是头足类(6种),主要是澳洲柔鱼稚鱼;甲壳类出现频率高但生物量较少;其他类都是偶尔出现,如澳洲夜明磷虾及远洋端足目。近海,有更多种的大型浮游动物,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甲壳纲,但生物量较小;食饵主要是头足纲(17种);其次是鱼类,除沿岸上述目外还有巨口鱼目、仙女鱼目、金眼鲷目、海鲂目和鼠鱚目的种类,主要食饵是斜竹荚鱼。Serventy等在澳大利亚东部、南部水域的研究表明食饵主要是斜竹荚鱼、澳大利亚以沙丁鱼、澳洲柔鱼和澳洲夜明磷虾。新西兰北部海域的主要食饵是远洋鱼类以及鱿鱼、章鱼。新西兰西南沿岸主要食饵是乌鲂和樽海鞘。综上所述,各海域食饵种类虽然有些不同,但食饵范围大体一致,食饵的比例取决于食饵供给的丰度。
洄游
南方蓝鳍金枪鱼系高度洄游鱼类。稚鱼从印度洋产卵场沿澳大利亚西岸南下,一部分随南赤道海流西移,或从西澳大利亚州的西南方向西洄游,直到非洲的南部沿岸;另一部分(1-2龄鱼)经南岸游抵东岸,经过大澳大利亚湾,往南游向塔斯马利亚海域,再往北游向新南威尔士东岸,进入太平洋(3-4龄鱼)。性未成熟鱼(3龄以上)随季节变化周期性洄游,冬天(6-7月)北上至南纬34°附近,夏天(10-11月)沿澳大利亚南岸向南洄游,返回南部水域后形成的鱼群多是5龄个体,其中有从太平洋东南部游来的高龄群体。这些鱼随着生长,向印度洋公海区洄游。在印度洋和太平洋公海区还有其他海区洄游来的南方蓝鳍金枪鱼。当幼鱼性成熟后,需产卵时再洄游至爪哇岛南部的产卵场产卵。成鱼产完卵后,将继续向南洄游到西风漂流中摄食,进入新的繁殖周期。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受亚南极影响的水域内。但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南部、东部和西部的海域中(30-50°S),东太平洋地区分布较少。
具体分布国家为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法国南部领土、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新西兰、南非。
繁殖方法
南方蓝鳍金枪鱼只有一个产卵场,在印度洋印度尼西亚爪哇南部,约7-20°S和102-124°E。标记放流和形态学研究结果显示,三大洋捕捞的南方蓝鳍金枪鱼均来自此产卵场。产卵场表层是热带暖水24-28℃,盐度为35.0-35.6,叶绿素浓度很低,产卵场受南赤道流、李氏潮流等海流的影响。南方蓝鳍金枪鱼在表层产卵,成熟卵卵径为0.4-1毫米,表层暖水(24℃以上)是卵和仔鱼生存所必需的条件。产卵期从9月到翌年3月,1-2月是产卵的高峰期。叉长为158厘米,性成熟系数4.31的雌鱼怀卵量高达1400-1500万粒。在卵产出后2-3天,发育成幼稚鱼。
版权:《南方蓝鳍金枪鱼 Thunnus maccoyii nán fāng lán qí jīn qiāng yú》由“鱼花网[www.fishbkw.com]”编辑整理,请勿采集、转载!本文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 中村氏六鳃鲨 zhōng cūn shì liù sāi shā Hexanchus nakamurai
- 灰六鳃鲨 huī liù sāi shā Hexanchus griseus
- 狼鳗 láng mán Anarrhichthys Ocellatus
- 科氏异须鲨 Heteroscyllium colcloughi (Ogilby, 1908) kē shì yì xū shā
- 瓦氏长须鲨 wǎ shì zhǎng xū shā
- 鲸鲨 jīng shā Rhincodon typus
- 巨齿鲨 jù chǐ shā Carcharocles megalodon(Agassiz,1843)
- 白斑乌贼 ,bái bān wū zéi,Sepia latimanus
- 独角鲸 Monodon monoceros dú jiǎo jīng 一角鲸
- 儒艮 rú gèn Dugong dug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