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躄鱼 Histrio histrio luǒ bì yú
中文名 | 裸躄鱼 | 目 | 鱇目 |
拉丁学名 | Histrio histrio | 亚目 | 躄鱼亚目 |
别名 | 斑纹光躄鱼、五脚虎 | 科 | 躄鱼科 |
界 | 动物界 | 种 | 裸躄鱼 |
门 | 脊索动物门 | 属 | 躄鱼属 |
亚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分布 | 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 |
纲 | 硬骨鱼纲 | 汉语拼音 | luǒ bì yú |
裸躄鱼(学名:Histrio histrio)是躄鱼科、裸躄鱼属的一种鱼类。个体不大,一般在50-100毫米左右。体侧扁,卵圆形。头高大,以第三背鳍棘基部处的头部最高。体腹部突出。尾柄较短。吻较短,稍大于眼径。眼较小,眼间隔宽而隆起。口前上位,口裂斜裂而大。前颌骨发达,可伸出。上下颌具多行细尖锐齿,内行齿较大。具腭骨齿,单行,较大而尖锐。鳃孔小,圆孔状。鳃丝发达,鳃耙退化。具伪鳃和鳔。具中翼骨、第一咽鳃骨及尾上骨。体裸露无鳞,皮肤光滑,无绒状短刺。吻触手与前颌骨联合间的吻背部具2片皮状突起。背鳍2个。胸鳍较宽大,由辐状骨形成的假臂很长,埋于皮下,胸鳍鳍叶大部分与体侧分离。腹鳍喉位,较长大,其长仅略短于胸鳍,约等于或大于体长的1/4。尾鳍后缘圆形。体灰白色,具不规则的黑色网状带纹,腹部具不规则黑色斑,各鳍具不规则的横带和黑斑。
大洋性生活,常随海藻飘浮于海洋中。属暖水性近海底层小型鱼类。栖息于浅海滩涂或岩礁区。挥动吻触手引诱小鱼,予以吞食。摄食无脊椎动物。体色变化大,不易分辨, 具拟态。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在中国分布于黄海北部、黄海、南海及台湾沿海。
Naked catfish (scientific name: histrio histrio) is a kind of fish of naked catfish family and genus. The individual is small, generally about 50-100 mm.
动物学史
裸躄鱼于1758年被林奈(Linnaeus)首次命名为Lophius histrio。该鱼的学名后来经历了五次更名,如下所述:Pterophrynoides histrio、Pterophryne histrio、Antennarius histrio、Histrio histrio和Chironectes histrio。最终有效学名为Histro histrio。学名Histro源于拉丁语“ histrionicus”,意为“与行为体有关”。之所以这样命名是因为该鱼在捕食前的动作。
形态特征
背鳍Ⅲ,11-13;臀鳍6-8;胸鳍9-11;腹鳍Ⅰ-5;尾鳍1-7-1。体长为体高1.6-2.0倍,为头长1.5-1.9倍。头长为吻长6.1-8.8倍,为眼径5.2-13.6倍。
个体不大,一般在50-100毫米左右。体侧扁,卵圆形。头高大,以第三背鳍棘基部处的头部最高。体腹部突出。尾柄较短,尾柄长小于或约等于尾柄高。吻较短,稍大于眼径。眼较小,眼间隔宽而隆起,眼间隔宽为眼径1.4-3.1倍,幼鱼(18.5毫米)则约相等。口前上位,口裂斜裂而大,下颌突出,口裂后端达眼后缘。前颌骨发达,可伸出。上下颌具多行细尖锐齿,内行齿较大。具腭骨齿,单行,较大而尖锐。鳃孔小,圆孔状,位于胸鳍基底下方。鳃丝发达,鳃耙退化。具伪鳃和鳔。具中翼骨、第一咽鳃骨及尾上骨。
体裸露无鳞,皮肤光滑,无绒状短刺,仅有时在侧线孔附近有不分叉的小棘。吻触手与前颌骨联合间的吻背部具2片皮状突起。
背鳍2个,第一背鳍3鳍棘,第一鳍棘形成吻触手,位于吻部,吻触手光滑,无短棘,其末端的拟饵体明显;第二鳍棘紧位于第一鳍棘后方,其长明显超过第一鳍棘;第三鳍棘较粗短,部分埋于皮下。第二背鳍基底较长,常大部分埋于皮肤中,仅末端外露。臀鳍与第二背鳍相对,起点在第二背鳍后半部下方。胸鳍较宽大,由辐状骨形成的假臂很长,埋于皮下,胸鳍鳍叶大部分与体侧分离。腹鳍喉位,较长大,其长仅略短于胸鳍,约等于或大于体长的1/4。尾鳍后缘圆形。
体灰白色,具不规则的黑色网状带纹,腹部具不规则黑色斑,各鳍具不规则的横带和黑斑。
栖息环境
裸躄鱼属大洋性生活,常随海藻飘浮于海洋中。 [5] 属暖水性近海底层小型鱼类。栖息于浅海滩涂或岩礁区。 [6] 可以在盐水温度为23.8-26.7℃,pH值为8.1-8.4的海水礁生态系统水族馆中生存。
裸躄鱼生活在水深11米的海洋环境中。裸躄鱼一生都与漂浮的海草床(主要是马尾藻)有关。当风暴吹向内陆时,它们会在海岸和海湾水域中被发现。裸躄鱼不太会游泳,它们只是跟着马尾藻床而活动。
生活习性
裸躄鱼以虾和其他鱼类为食,这些虾和其他鱼类进入藻类床庇护时, [4] 裸躄鱼挥动吻触手引诱小鱼,予以吞食。摄食无脊椎动物。体色变化大,不易分辨,具拟态。
裸躄鱼既可以用近似“肢”状的胸鳍在海底缓缓爬行,也可用漏斗状的鳃孔喷水游动,但绝大多数时间则是藏在流动的水藻中,利用它胸鳍上的“手”抓住海藻,加上它的形状和颜色又与周围的海藻非常相似,很难被发现,专门伏击前来水草中觅食或途中前来休息的小鱼,被称为隐藏在海藻丛中的职业杀手之一。
分布范围
海域: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在中国分布于黄海北部、黄海、南海及台湾沿海。
裸躄鱼是雌雄同体的,这意味着个体不是雄性就是雌性,但不能同时存在。他们在性别上与众不同。在求爱期间,雄性会紧紧跟随雌性,直到它们都冲向水面,在那里产卵。卵以凝胶状漂浮物产生,雄性通过外部受精而使其受精。卵将一直留在卵团中,直到准备孵化为止。这种繁殖方式称为卵生,卵在雌性体外孵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3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鱼体小型,除学术研究外,不具食用价值。或有人将其展示供人观赏。
物种危害
毒器是背鳍上的3触角状硬棘,据报道可能具有毒腺。被刺后毒液进入伤口,产生剧烈的刀割样的疼痛,并向周围扩展,有的还可扩展到腋部和腹股沟,常持续数小时以上。被刺后应挤出毒液,洗净伤口,拭干后,涂抹杀菌剂或抗破伤风药剂以防感染。水中作业人员对此鱼须特别提高警惕。
版权:《裸躄鱼 Histrio histrio luǒ bì yú 》由“鱼花网[www.fishbkw.com]”编辑整理,请勿采集、转载!本文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
钱斑躄鱼 Antennarius num
钱斑躄鱼(学名:Antennarius nummifer)是躄鱼科、躄鱼属的一种鱼类。一般个体的体长在50-60毫米左右,最大的可达90毫米。体粗短,侧扁,长卵圆形,背缘弧形隆起。尾柄短,尾柄长为尾柄高0.4-0.6倍。头高大,头高和头长几相等。第二、第三背鳍棘间有一凹窝区吻较短,约为眼径1.6倍。...
已经有710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粗颌躄鱼 Antennarius ava
粗颌躄鱼,Antennarius avalonis (Jordan et Starks, 1907),俗称秘鲁娃,为辐鳍亚纲,鮟鱇目,躄鱼科躄鱼属的一种海水鱼类,体似扁球状。口大,斜裂或垂直,具许多绒毛状齿。...
已经有761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粗体澳洲躄鱼 Brachionicht
粗体澳洲躄鱼【Brachionichthyshirsutus 】所属澳洲躄鱼科,鮟鱇目,辐鳍鱼纲(条鳍鱼),分布于太平洋西南部,塔斯梅尼亚,澳洲。...
已经有101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绒冠躄鱼 Antennarius pic
绒冠躄鱼,学名:Antennarius pictus (Shaw, 1794),又名五脚虎,为躄鱼科躄鱼属下的一个物种。色彩可变的; 有一个黑色的阶段有白色的胸鳍鳍条顶端。 诱饵的骨质部份有很多的深色交叉条纹而且几乎两倍长於第二背鳍棘; 饵球一个平附肢的细长簇。栖息於浅水区掩蔽的礁石。成鱼通常与海绵...
已经有69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单棘躄鱼 Chaunax fimbria
单棘躄鱼,学名:Chaunax fimbriatus (Hilgendorf, 1879 ),为单棘躄鱼科单棘躄鱼属的一种鱼类。...
已经有1014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躄鱼 Antennarius bì yú
躄鱼(Antennarius)是鮟鱇目躄鱼科躄鱼属鱼类的通称。有24种,中国产5种。体稍侧扁,腹部膨大 。头大 ,额部常具一凹窝,或无凹窝。眼小,上侧位。口较大,上位,下颌突出。两颌牙尖锐,排列呈梳状。鳃孔为一小圆孔,位于胸鳍基部下方或后方。鳃耙退化。头、体和尾部裸露或被小鳞,或被绒毛状小棘,还常具...
已经有249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皇带鱼 Regalecus glesne huáng dài yú 摇桨鱼
- 黄唇鱼 huáng chún yú Bahaba taipingensis
- 梭子鱼 suō zi yú Barracuda 海狼鱼 麻雀锦
- 油锥 yóu zhuī Castanopsis oleifera G. A. Fu
- 黑鲷 hēi diāo
- 侏儒鲨 yìng bèi zhū rú shā Spined Pygmy Sharks 硬背侏儒鲨
- 白带鱼 bái dài yú Trichiurus lepturus(Linnaeus, 1758)
- 蓝侧海猪鱼 lán cè hǎi zhū yú Leptojulis cyanopleura (Bleeker, 1853)
- 线副唇鱼 xiàn fù chún yú Paracheilinus octotaenia (Fourmanoir, 1955)) 八线副唇鱼
- 麦氏副唇鱼 mài shì fù chún yú Randall et Harmelin-Vivien,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