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水鱼
按照鱼所生活的水体环境体系,可以分为淡水鱼和咸水鱼两类。淡水鱼终生生活在江、河、湖泊和溪涧的淡水中,而咸水鱼则终生生活在汪洋大海里。一般说来,地球上海水的含盐浓度一般为35‰,而淡水中的含盐浓度只有0.3%左右,两者相差悬殊。各种鱼类可以在不同盐度的水域中正常生活,这与它们所具有的完善的生理调节机制有关,但调节作用只限于在一定的盐度范围内,否则将影响其生存
-
蝙蝠鱼 Ogcocephalidae biān fú yú
蝙蝠鱼(batfish),属于鮟鱇目(Lophiiformes)躄鱼亚目(Antennarioidei)蝙蝠鱼科(Ogcocephalidae) [1] ,为底栖肉食性小型鱼类。蝙蝠鱼身体平扁,尾部粗短,体一般无鳞,密被大小不等的颗粒状骨质突起或尖刺。分布在热带或温带的浅海到深海区域。我国产三属六...
已经有97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蝠鲼 Mobulidae fú fèn
蝠鲼,(Mobula),又被称为魔鬼鱼与毯魟。属于软骨鱼纲、蝠鲼科,它包含两个属,前口蝠鲼属和蝠鲼属。体呈菱形,宽达6m余。体青褐色。口宽大。眼下侧位,能侧视和俯视。头侧有1对有胸鳍分化的头鳍,向前突出。背鳍小,胸鳍翼状。尾细长如鞭,具尾刺。平时底栖生活,但有时上升表层游弋,并做远程洄游,行动敏捷。...
已经有134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狼鳚 Anarhichas lupus láng wèi
狼鳚,鲈形目(Perciformes)狼鳚科(Anarhichadidae)9种分布于北大西洋与北太平洋的大型长体鳚的统称。狼鳚分布于从海岸线到深300公尺以下的海域。在欧洲称为鮎。在欧、美都是食用鱼类。...
已经有1030人阅读 查看更多 -
三线矶鲈 Parapristipoma trilineatum (Risso, 1826) sān xiàn jī lú
三线矶鲈,学名:Parapristipoma trilineatum (Risso, 1826)。体延长侧扁。幼鱼时体侧有3条宽幅暗褐色纵带,此纵带随着鱼的成长逐渐消失。鱼体可长达40厘米。肉淡色有弹性。喜欢密集成群巡游于珊瑚礁区外围之水层中,水深10~50米。以人工鱼礁或独立礁区最常见。...
已经有76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带鱼 Trichiurus lepturus dài yú
带鱼,属于脊索动物门下脊椎动物亚门中的硬骨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又叫、裙带、肥带、油带、牙带鱼等,性凶猛。青岛、日照黄海沿岸城市称鱽鱼。带鱼的体型侧扁如带,呈银灰色,背鳍及胸鳍浅灰色,带有很细小的斑点,尾巴呈黑色,带鱼头尖口大,至尾部逐渐变细,全长1米左右。性凶猛,主要以毛虾、乌贼为食。主要分布于西太平...
已经有1121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泥猛鱼 Little Spinefoot ní měng yú
泥猛【Little Spinefoot】又名褐篮子鱼,俗名:篮子鱼、泥猛、臭肚、象鱼、雉鱼、羊婴、娘呙(闽南叫法),是辐鳍鱼纲鲈形目蓝子鱼科篮子属的一个种。产地及产期:泥猛是广盐、广温、植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生息在印度洋、太平洋的礁石和珊瑚中。喜食海藻、海中浮游生物和附着物,故肉质有独特风味。...
已经有221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鞭冠鱼Himantolophus gronlandicus Reinhardt,1837 biān guàn yú
鞭冠鱼(Himantolophus gronlandicus Reinhardt,1837)是鞭冠鱼科鞭冠鱼属的一种动物,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深约300-4000米一带的温暖海上,和鮟鱇同类,能适应深海的生活。...
已经有79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单棘鲀 Leatha Jacket dān jí tún
翻车鱼(学名:Mola mola)是翻车鲀科、翻车鲀属大型大洋性鱼类。体高而侧扁,呈卵圆形,无尾柄。头高而侧扁。眼小,上侧位,眼间隔突起。吻圆钝。口小,端位;上下颌各具一喙状齿板,无中央缝。鳃孔小,位于胸鳍基底前方。体和鳍均粗糙,具棘状或粒状突起;无侧线。背鳍高大呈镰刀形;臀鳍与背鳍同形且相对;背鳍...
已经有91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飞鱼 flying fish fēi yú
飞鱼,长相奇特,长长的胸鳍一直延伸到尾部,像鸟类的翅膀一样。它能够跃出水面十几米,能在空中停留40多秒,飞行的最远距离可达400多米。蓝色的海面上,飞鱼时隐时现、破浪前进的画面十分壮观 。但飞鱼不是飞翔,感觉上好像是在拍打翼状鳍,其实只是滑翔。...
已经有163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鲂鮄鱼 Dactylopteridae (Rafinesque, 1810) fáng fú yú
豹鲂鮄,,Dactylopteridae (Rafinesque, 1810),是鲉形目豹鲂鮄科一科鱼类的通称。有4属6种,中国产3属4种。广布于太平洋和东大西洋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为暖水性海洋鱼类。...
已经有185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翻车鲀 Mola mola 【fān chē tún 】
翻车鱼(学名:Mola mola)是翻车鲀科、翻车鲀属大型大洋性鱼类。体高而侧扁,呈卵圆形,无尾柄。头高而侧扁。眼小,上侧位,眼间隔突起。吻圆钝。口小,端位;上下颌各具一喙状齿板,无中央缝。鳃孔小,位于胸鳍基底前方。体和鳍均粗糙,具棘状或粒状突起;无侧线。背鳍高大呈镰刀形;臀鳍与背鳍同形且相对;背鳍...
已经有145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鰤鱼 Seriola quinqueradiata【shī yú】
鰤鱼【Seriola quinqueradiata】又称五条鰤,别名章雄鱼、平安鱼、油甘鱼、青甘鲹或青甘等,属于鲹科、鰤亚科、鰤属,是一种温水性深海鱼类。鰤鱼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1和B2等。在日本,已经有了数十年的养殖历史,已成为日本海水网箱养鱼产量居第一位的重要养殖...
已经有1344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皱鳃鲨 Chlamydoselachus anguineus(Garman,1884)【zhòu sāi shā 】
皱鳃鲨(学名:Chlamydoselachus anguineus(Garman,1884),皱鳃鲨科皱鳃鲨属的一种鲨鱼。皱鳃鲨又名拟鳗鲛,是鲨鱼中最原始的一种,无亚种分化,有“活化石”之称。身体两侧有六条鳃裂,鳃间隔延长而褶皱,且相互覆盖,所以命名为皱鳃鲨。...
已经有1144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盲虾 máng xiā
盲虾是最稀有的洞穴水生物,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大多生活在水质纯净无污染且食物非常稀少的洞穴最底层,如果地下河水与地表水连通并受到污染就会立即死亡,因此数量非常稀少和珍贵。...
已经有64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白色盲虾 bái sè máng xiā
白色盲虾是英国科学研究小组在加勒比海「开曼群岛」以南一处海沟发现的一种虾。它生活在海底深处的火山口,在黑乎乎的海底深处生活,眼睛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但它们的背部会发光,这也许可以称为长在背部的“眼睛”。它可以提示盲虾离火山口的距离远近。...
已经有78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竹策鱼 Trachurus japonicus 【zhú cè yú 】
竹策鱼 Trachurus japonicus 【zhú cè yú 】体呈纺锤形,稍侧扁,一般体长20~35厘米、体重100~300克、脂眼睑发达、体被小圆鳞,侧线上全被高而强的棱鳞,所有棱鳞各具一向后的锐棘,形成一条锋利的隆起脊。体背部青绿色。...
已经有110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大口鳒 Psettodes erumei(Bloch et Schneider,1801) dà kǒu jiān
大口鳒,俗名皇帝鱼,为辐鳍鱼纲鲽形目鳒亚目鳒科的其中一种。是一种食用鱼类。体长卵圆形,侧扁,两眼均位于头部的右侧或左侧,上眼一小部分位于头部背缘,口大,前位,上颌骨长大于头长的1/2。颌齿2-3行,内行齿较大,犁骨、腭骨和舌上均具齿,体两侧被栉鳞,左右侧线同样发达,无颞上枝,左右胸鳍对称,左右腹鳍略...
已经有82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蛇鲭 shé qīng
蛇鲭属脊椎动物门,又称带鲭。和大西洋带鱼属于类似种类,外形也很相似,腹鳍已经退化,部分种类甚至完全消失,但是尾鳍、臀鳍却还存在,因体形较接近鲭鱼的种类,所以被认为是大西洋带鱼的同类中,向鲭鱼类进化过程中的中间鱼类。分布于全世界热带至温带的深水海域。...
已经有65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鲯鳅 Coryphaena hippurus (Linnaeus, 1758) qí qiū
鲯鳅,学名:Coryphaena hippurus (Linnaeus, 1758),是鲯鳅科鲯鳅属的一种大洋性鱼类,体较大体延长侧扁,前部高大,向后渐变细。头大,背部很窄,成鱼头背几呈方形,额部有一骨质隆起,随成长而越明显,尤以雄鱼为甚。口大,端位;下颌略突出上颌。上下颌、锄骨、腭骨及舌面均具齿。...
已经有83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鲱 【fēi】
鲱是冷温性结群的海洋上层鱼类。以浮游生物为食。由于鱼群大,产量多,肉多脂肪,成为产地的重要经济渔业资源。...
已经有960人阅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