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
广义的说,系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就可称为淡水鱼。 狭义的说,系指在其生活史中部分阶段如只有「幼鱼期」或「成鱼期」,或是终其一生都必须在淡水域中度过的鱼类。世界上已知鱼类约有26000多种,淡水鱼约有8600余种。我国现有鱼类近3千种,其中淡水鱼有1000余种。
-
河豚 Tetraodontidae hé tún
河豚泛指硬骨鱼纲、鲀形目、鲀科的各属鱼类。 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名贵的高档水产品,被誉为“菜肴之冠”,但其卵巢、肝脏、肾脏、眼睛、血液中含有剧毒,处理不当或误食,轻者中毒,重者丧命。...
已经有94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鲥 Tenualosa reeve sii
鲥(学名:Tenualosa reevesii)是鲱科、鲥属的一种鱼类。体长为体高的2.60~3.06倍,为头长的3.25~3.56倍,头长为吻长的4.03~4.28倍,为眼径的4.29~4.75倍,为眼间隔的4.46~4.75倍。体背部绿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幼鱼期体侧有斑点。吻部乳白色。吻背方淡...
已经有78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盘鮈属 Discogobia (Lin,1931) pán jū shǔ
盘鮈属,Discogobia (Lin,1931),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野鲮亚科(Labeoninae),分布于长江中上游、珠江及元江水系,为我国鲤科的一个特有属,在中国有12个种。...
已经有78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多线盘鮈 Discogobio multilineatus Cui duō xiàn pán jū
多线盘鮈(学名:Discogobio multilineatus Cui)为鲤科、 盘鮈属鱼类,体长,前部粗壮,呈圆筒形,自腹部起点向后略侧扁,背缘微外凸,腹鳍起点之前的胸腹面平坦。头较小,但其长度大于体高。吻部圆钝突出,稍平扁,吻端两侧各具角质大型珠星1枚,且具多数不发达的小珠星。口下位,呈弧形...
已经有90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短鳔盘鮈 Discogobio brachyphysallidos duǎn biào pán jū
短鳔盘鮈(Discogobio brachyphysallidos)是鲤科盘觞属的一种动物,根据盘鮈属系统发育分析及地理分布格局研究,推测盘鮈属鱼类应形成于古云贵高原湖泊,形成时期在古云贵高原湖泊形成之后,南盘江形成之前。南盘江形成之后袭夺了古云贵高原湖泊里的盘鮈祖先种类,在云贵高原台面抬高之后,产...
已经有79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长鳔盘鮈 Discogobio macrophysallidos zhǎng biào pán jū
长鳔盘鮈(学名:Discogobio macrophysallidos)为鲤科盘鮈属的鱼类。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富源、罗平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富源、罗平。...
已经有871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宽头盘鮈 Discogobio laticeps kuān tóu pán jū
宽头盘鮈 隶属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由于具有吸盘而且形成明显的马蹄形皱褶,而单独成为一属。盘鮈属鱼类属小型鱼类,适应急流生活环境,栖居于江河上游干支流及其溪流以及湖泊中,营底栖生活。国内本属较集中地分布于贵州、云南、广西的南盘江水系和元江水系、珠江水系。 过去记录的盘鮈属鱼类共有9种,但随标本采集...
已经有93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云南盘鮈 Discogobio yunnanensis (Regan) yún nán pán jū
云南盘鮈【Discogobio yunnanensis (Regan) 】石头鱼 yún nán pán jū分布于中国云南、四川、重庆及湖北西部等。为中国特有品种。体长80mm,喜生活于砾石底质。水质清澈的缓流环境,刮食附着在石面上的周从生物。...
已经有884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四须盘鮈 Discogobio tetrabarbatus sì xū pán jū
四须盘鮈【Discogobio tetrabarbatus sì xū pán jū】,体圆筒形,腹部平,尾部侧扁。头稍扁平,头顶微凸,头腹面平坦;吻突出,圆钝而宽阔,两侧各有1枚明显的角质突。口下位,稍呈弧形,吻皮下包与上唇相连,盖住上颌,边缘分裂成流苏状,布满小乳突。...
已经有79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鲮鱼 Cirrhinus molitorella líng yú
鲮鱼,[líng yú](学名:Cirrhinus molitorella),俗称土鲮、鲮公,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野鲮亚科,鲮属。 体纺锤形,侧扁。头短,吻圆钝,须2对。背鳍无硬刺;胸鳍尖短;尾鳍宽,叉形。胸鳍上方有深蓝色带闪光的菱形斑。 鲮鱼为杂食性鱼类,摄食池塘浮游动植物、有机碎屑、残饵粪便等...
已经有111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南方波鱼 Rasborasteineri (Nichols et Pope, 1927) nán fāng bō yú
南方波鱼,学名:Rasbora steineri (Nichols et Pope, 1927),为鲤科波鱼属的鱼类。南方波鱼在东莞当地又被称为红眼鱼,因为尤其在黑夜,用火或灯光照射鱼的眼睛,可以看到它的眼睛呈红色。这种鱼属于老第三纪原始(鱼丹)亚科鱼类的典型代表。...
已经有82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波鱼 Rasborasteineri(Nichols et C.H.Pope, 1927) bō yú
波鱼,Rasbora steineri (Nichols et C. H. Pope, 1927) ,鲤科(Cyprinidae)波鱼属(Rasbora)约45种群栖热带淡水鱼类的统称。体长,侧扁。头短小,尖突。口裂向上倾斜,下颌前端稍外突,且有一突起与上颌凹陷对相嵌。 rasbora 鲤科(Cy...
已经有50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白甲鱼 Onychostoma sima bái jiǎ yú
白甲鱼【Onychostoma sima bái jiǎ yú 】是一种鲤科、白甲鱼属类生物,又称瓜溜、圆头鱼,体较高,头短阔,吻圆钝。栖息于流水石底河流。...
已经有62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中华锯倒刺鲃 Spinibarbus sinensis zhōng huá jù dǎo cì bā
中华倒刺鲃(学名:Spinibarbus sinensis)是鲤科、倒刺鲃属鱼类。体长81~221毫米。体延长而侧扁。背腹缘均为浅弧形。吻圆钝而突出。口亚下位,腹视呈马蹄形。鼻孔近眼前缘。眼侧上位,眼间隔较宽。须2对,较发达。鳞较大。侧线完全。背鳍外缘微凹,起点之前有一平卧的倒刺,末根不分枝鳍条为硬...
已经有91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达氏鳇 Huso dauricus dá shì huáng
达氏鳇(学名:Huso dauricus)是鲟科、鳇属软骨鱼类。头尖、尾歪、体长,颜色黄褐,身上无鳞,而在背脊和两侧有5列菱形的骨板(硬鳞)。鳇鱼长可达5.6米,重可达1000千克。...
已经有108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达氏鲟 Acipenser dabryanus dá shì xún
达氏鲟(学名:Acipenser dabryanus)是鲟科、鲟属鱼类。体长梭形,胸鳍前部平扁,后部侧扁。头呈楔头形。吻端尖细,稍向上翘。鼻孔大,位眼前方。眼小,均位头侧中央部。口下位,横裂,能伸缩。吻的腹面具2对长触须,其长约等于须基距口前缘的1/2。鳃裂大。鳃耙多且排列紧密,薄片状。背鳍1个,后...
已经有770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西伯利亚鲟 Acipenser baerii xī bó lì yà xún
西伯利亚鲟(学名:Acipenser baerii)是鲟科、鲟属鱼类。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长占头长的70%以下,吻须4根;吻端锥形,两侧边缘圆形,头部有喷水孔;口呈水平位,开口朝下,吻须圆形;身体最高点不在第一背骨板处,第一背骨板也不是最大的骨板;无背鳍后骨板和臀后骨板;侧骨板通常与躯干部颜色相似。...
已经有54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中华鲟 Acipenser sinensis zhōng huá xún
中华鲟(学名:Acipenser sinensis):是硬骨鱼纲鲟科的鱼类。常见个体体长0.4-1.3米,体重50-300千克;最大个体体长5米,体重可达600千克。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王”之称。体呈纺锤形,头尖吻长,口前有4条吻须,口位在腹面,有伸缩性,并能伸成筒状,体被覆五行大而硬的骨...
已经有93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鲟鱼 Acipenser sinensis xún yú
鲟鱼是现存起源最早的脊椎动物之一。鲟鱼隶属于硬骨鱼纲、辐鳍亚纲、软骨硬鳞总目、鲟形目。大家通常所说的鲟鱼就是指鲟形目的鱼类。它是鱼类中最原始的类群之一。...
已经有76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黑龙江茴鱼 Thymallus arcticus grubei hēi lóng jiāng huí yú
黑龙江茴鱼【Thymallus arcticus grubei hēi lóng jiāng huí yú 】,体长而侧扁,尾柄发达。吻钝且短。口端位,上下颌等长。口裂倾斜。上颌游离,末端可达到眼正中的垂直线下方。上下颌各有一列细齿,舌上无齿。眼大。鳞细小,侧线鳞80-98,侧线平直。背鳍长且高大...
已经有751人阅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