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鲣 Allothunnus fallai xì jiān

中文名 | 细鲣 | 目 | 鲈形目 |
拉丁学名 | Allothunnus fallai | 亚纲 | 辐鳍亚纲 |
别名 | 细长金枪鱼 | 科 | 鲭科 |
界 | 动物界 | 种 | 细鲣 |
门 | 脊索动物门 | 属 | |
保护级别 | 无危(LC)IUCN标准 [2] | 分布 | 海洋 |
纲 | 辐鳍鱼纲 | 汉语拼音 | xì jiān |
细鲣(学名:Allothunnus fallai):为鲈形目、鲭科、细鲣属的*一种金枪鱼。体长86-105厘米,体重可达13.7千克。背部呈蓝色,头部变成深紫色或近乎黑色。腹部白色,没有条纹或斑点;胸鳍和盆鳍为紫色,其内侧为黑色。
为大洋性鱼类,在表层水域成小群活动,偶尔会形成大鱼群。属肉食性,以鱼类、头足类、甲壳类为食,它们主要猎物是磷虾,但也以鱿鱼和小型鱼类为食,如鲭鱼。细鲣可做为食用鱼。
该物种发现于南大洋,一个亚群被引入洛杉矶港,另一个亚群被带到北太平洋亚北极圈,两者都可能是游荡族群。在巴西圣保罗的圣托市也有报道。分布于南半球热带及温带的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等海域,亦可见于加利福尼亚海岸。
百度翻译提供:
Fine bonito (scientific name: allotunnus fallai): it is the only tuna of Perciformes, mackerel family and fine bonito. The body length is 86-105 cm and the weight can reach 13.7 kg. The back is blue and the head turns dark purple or almost black. The abdomen is white without stripes or spots; The pectoral fin and pelvic fin are purple, and the inner side is black.
形态特征
细鲣体长86-105厘米,体重可达13.7千克。背棘(总数):15-18;背软棘(总数):12-13;肛棘:0;肛软棘:13-14;椎骨:40。骨盆间突小而分叉。长腹的前筒壁后面有腹部裸露的身体。身体的背面一半到侧线覆盖着鳞片。游泳时膀胱不可见。背部呈蓝色,头部变成深紫色或近乎黑色。腹部白色,没有条纹或斑点;胸鳍和臀鳍为紫色,其内侧为黑色。
细鲣与其他金枪鱼相比,它的身体更为细长,与长鳍金枪鱼相比,它的背部呈蓝黑色,侧面呈银灰白色,但有些个体在捕获后不久就有了铜色光泽。它有一个小的第二背鳍和肛鳍,类似于一个小的长鳍,但是细鲣缺乏长鳍金枪鱼特有的长长的胸鳍。细鲣的胸鳍和腹鳍的远端是紫色的,底部是黑色的。
产地生境
该物种在南大洋中分布广泛且局部丰富。是海洋中上层鱼类,深度范围在0-20米。活动区域在亚热带南维10°-50°,西经180°-东经180°。
分布于澳大利亚、巴西、智利、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新西兰、秘鲁、留尼汪岛、南非和美国(夏威夷群岛海域)。
生活习性
该物种为远洋性和海洋性鱼类。主要以磷虾、鱿鱼、桡足类和小鱼为食。幼鱼生活在表面温度为19-24°C,南维20-35°之间。据推测,产卵发生在夏季(10-12月),南维31°以北的温带印度洋和南太平洋的广泛区域。据报道,在塔斯马尼亚,两性在第一次成熟时的长度都为71.5厘米,但没有其他研究支持这一点。
主要价值
细鲣是一种商业价值不大的鱼类,主要作为其他金枪鱼的副渔获物。它的肉比较油腻,颜色比其他金枪鱼浅,但煮熟后很美味,虽然适合装罐。油含量高,鱼肉的含油是由其饮食的油性造成的,并且在金枪鱼的一生中是不同的,刚喂食过的鱼含油量很高,但在迁徙结束时捕获的样本含油量相对较低。这种鱼肉中含有高浓度的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使得澳大利亚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宣布细长金枪鱼是澳大利亚最健康的海鲜菜肴。
版权:《细鲣 Allothunnus fallai xì jiān》由“鱼花网[www.fishbkw.com]”编辑整理,请勿采集、转载!本文素材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谢谢...
相关文章
-
我国西沙群岛有小丑鱼吗?
西沙群岛有小丑鱼西沙群岛是我国主要热带渔场,那里有珊瑚鱼类和大洋性鱼类400余种,是捕捞金枪鱼、马鲛鱼、红鱼、鲣鱼、飞鱼、鲨鱼、石斑鱼的重要渔场。...
已经有904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欧洲人都吃些什么鱼类啊?
一般就是金枪鱼或者鳕鱼 他们也吃胖头鱼...
已经有69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钓金枪鱼的方法与注意事项【无危(LC)】
金枪鱼在钓鱼人的眼中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他们对钓金枪鱼有着沉着的迷恋。那么在钓金枪鱼的时候到底该如何的去操作呢?这是很多人都关注的问题。钓金枪鱼的时间一般的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钓到金枪鱼,在时间上是没有太多的要求。当然,非要进行选择的话,还是选择在金枪鱼产卵的季节比较的好,这时的金枪鱼是吃食比较频繁的...
已经有1341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这三种金枪鱼【无危(LC)】的家常做法【
金枪鱼大都是西餐或日式料理中多见,生吃的方法是经典的。也有中餐的,但比较少。下面为大家介绍金枪鱼的吃法。【吃法一】用料主料:螺旋形意大利面75克、水浸金枪鱼罐头75克、苦菊75克、小番茄7个、红彩椒50克、黄彩椒50克、水煮蛋1个、黄瓜75克辅料:奶油奶酪75克、橄榄油适量、海盐适量、橙汁适量、黑胡...
已经有118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青甘金枪鱼 Thunnus tonggo
青甘金枪鱼(学名:Thunnus tonggol)是鲭科、金枪鱼属下的一种鱼类。一般体长30-40厘米,体重1.5-2千克,大的1.4米,重9-11千克。体纺锤形;头中大;吻尖;眼中大,上侧位;鼻孔每侧2个;口中大,前位,斜裂;上下颌约等长;犁骨、腭骨均具细小牙带;鳃孔大骨及鳃盖骨后缘圆形;体被细小...
已经有1229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大西洋蓝鳍金枪鱼濒危原因及保护措施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1年 ver3.1——濒危(EN)。 种群现状世界范围内的报告显示,1950年至1993年的种群数量有所波动,但相对稳定,并且每年产量在15000-39000吨之间。报告的渔获量在1996年达到峰值52785吨,然后在2006年再次下...
已经有233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大西洋蓝鳍金枪鱼 Thunnus thy
大西洋蓝鳍金枪鱼(学名:Thunnus thynnus):是鲭形目、鲭科、金枪鱼属的海洋动物。体长可达3米,体重约为400千克;一般鲔钓船以钓到150千克左右居多,超过200千克以上皆属于丰收。有记录的最大个体是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捕获的,体重679千克。体纺锤形,粗壮,横切面近于椭圆形。吻部圆锥形,...
已经有187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太平洋蓝鳍金枪鱼 Thunnus ori
太平洋蓝鳍金枪鱼(学名:Thunnus orientalis)是鲭科、金枪鱼属下的一种鱼类。体长可达300厘米,重量可达450千克。体纺锤形,肥壮;尾柄细,平扁;上下颌各具细小尖齿一列;鳃耙正常;体被细小圆鳞,头部无鳞,胸部鳞片特大,形成胸甲;尾鳍新月形;背部深蓝色到黑色,侧面灰色,腹部银白色;成鱼...
已经有167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大眼金枪鱼 Thunnus obesus
大眼金枪鱼(学名:Thunnus obesus)是鲭科、金枪鱼属下的一种鱼类。体长可达2米,体重150千克以上,体形与蓝鳍金枪鱼相似,胸鳍较大,眼较大;体为粗纺锤形,体前中部为亚圆筒状,横切面近圆形,尾部很短;胸鳍很长而尖,体长100厘米以下的小鱼,其胸鳍可达背鳍第1至第2小鳍之间下方,仅次于长鳍金...
已经有125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南方蓝鳍金枪鱼的保护现状【没有买卖就没有
保护级别1988年,列入《维多利亚动植物保障法》(Victorian Flora and Fauna Guarantee)——受到威胁(Threatened)。1994年,列入《新南威尔士州渔业管理法》(NSW Fisheries Management)——濒危(Endangered)。1999年,...
已经有114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中村氏六鳃鲨 zhōng cūn shì liù sāi shā Hexanchus nakamurai
- 灰六鳃鲨 huī liù sāi shā Hexanchus griseus
- 狼鳗 láng mán Anarrhichthys Ocellatus
- 科氏异须鲨 Heteroscyllium colcloughi (Ogilby, 1908) kē shì yì xū shā
- 瓦氏长须鲨 wǎ shì zhǎng xū shā
- 鲸鲨 jīng shā Rhincodon typus
- 巨齿鲨 jù chǐ shā Carcharocles megalodon(Agassiz,1843)
- 白斑乌贼 ,bái bān wū zéi,Sepia latimanus
- 独角鲸 Monodon monoceros dú jiǎo jīng 一角鲸
- 儒艮 rú gèn Dugong dug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