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水鱼
按照鱼所生活的水体环境体系,可以分为淡水鱼和咸水鱼两类。淡水鱼终生生活在江、河、湖泊和溪涧的淡水中,而咸水鱼则终生生活在汪洋大海里。一般说来,地球上海水的含盐浓度一般为35‰,而淡水中的含盐浓度只有0.3%左右,两者相差悬殊。各种鱼类可以在不同盐度的水域中正常生活,这与它们所具有的完善的生理调节机制有关,但调节作用只限于在一定的盐度范围内,否则将影响其生存
-
太平洋蓝鳍金枪鱼 Thunnus orientalis tài píng yáng lán qí jīn qiāng yú
太平洋蓝鳍金枪鱼(学名:Thunnus orientalis)是鲭科、金枪鱼属下的一种鱼类。体长可达300厘米,重量可达450千克。体纺锤形,肥壮;尾柄细,平扁;上下颌各具细小尖齿一列;鳃耙正常;体被细小圆鳞,头部无鳞,胸部鳞片特大,形成胸甲;尾鳍新月形;背部深蓝色到黑色,侧面灰色,腹部银白色;成鱼...
已经有178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大眼金枪鱼 Thunnus obesus dà yǎn jīn qiāng yú
大眼金枪鱼(学名:Thunnus obesus)是鲭科、金枪鱼属下的一种鱼类。体长可达2米,体重150千克以上,体形与蓝鳍金枪鱼相似,胸鳍较大,眼较大;体为粗纺锤形,体前中部为亚圆筒状,横切面近圆形,尾部很短;胸鳍很长而尖,体长100厘米以下的小鱼,其胸鳍可达背鳍第1至第2小鳍之间下方,仅次于长鳍金...
已经有1355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南方蓝鳍金枪鱼 Thunnus maccoyii nán fāng lán qí jīn qiāng yú
南方蓝鳍金枪鱼(学名:Thunnus maccoyii)是鲭科、金枪鱼属下的一种鱼类。长度可达2米以上,体重超过200千克;体纺锤形,肥壮;尾柄细,平扁;头中大;吻尖圆;眼中大或小,上侧位;口中大,上颌骨不为眶前骨遮盖;鳃孔大;体被细小圆鳞,胸部鳞特大,形成胸甲;侧线完全;背鳍2个,相距近;胸鳍较长...
已经有1538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黑鳍金枪鱼 Thunnus atlanticus hēi qí jīn qiāng yú
黑鳍金枪鱼(学名:Thunnus atlanticus)是鲭科、金枪鱼属鱼类。黑鳍金枪鱼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金枪鱼,最大体长100厘米,重量为21千克。平均体长约为50厘米,平均重量为3.2千克。身体健壮,呈梭形,鳞片小而紧密,完全覆盖身体。嘴是斜的,上颌在大眼中心垂直之前终止。胸甲是一种较大的鳞片,在...
已经有174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黄鳍金枪鱼 Thunnus albacares huáng qí jīn qiāng yú
黄鳍金枪鱼(学名:Thunnus albacores)是鲭科、金枪鱼属下的一种鱼类。该鱼的最大体长可达3米,体重可达225千克。体纺锤形,粗壮,稍侧扁;尾柄细,两侧各有1个发达的隆起嵴;背鳍2个,稍分离;第二背鳍长,与臀鳍方有8-9个分离小鳍;胸鳍长,伸达第二背鳍中部;尾鳍新月形;体背侧蓝黑色,体侧...
已经有133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长鳍金枪鱼 Thunnus alalunga cháng qí jīn qiāng yú
长鳍金枪鱼(学名:Thunnus alalunga)外形呈鱼雷状,皮肤光滑,鱼鳍流线型。该鱼主要特征为,第一背鳍深黄色、第二背鳍浅黄色。两侧胸鳍极长、新月形的尾鳍深叉有助于高速游动,背部泛着深蓝色的金属光泽,边缘及腹部银白色。...
已经有1244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鲣 Katsuwonus pelamis jiān
鲣(学名:Katsuwonus pelamis)是鲭科、鲣属下的一种鱼类。体纺锤形,横断面近圆形;吻短,前端尖;背鳍2个,第二背鳍与臀鳍均较小而低,后方各有7-8个小离鳍;尾鳍新月形;体背侧蓝黑色,腹部银白色,腹侧有4-6条明显黑色纵带;最大体长100厘米,一般常见50-60厘米。...
已经有146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黑鲔 Euthynnus lineatus hēi wěi
黑鲔鱼(Thunnus thynnus),俗称魠乐或黑黯鲳,中文学名北方蓝鳍金枪鱼或是北方蓝鳍吞拿鱼,生活在大西洋的西部和东部以及地中海和黑海特色为鳍部为较深的青色,背部至腹部则为银灰色。在南非有独立的族群,爱沙尼亚被认为不属本种分布范围,在日本还有该鱼种的养殖业。...
已经有877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巴鲣 Euthynnus affinis bā jiān
巴鲣又称鲔 ,俗名烟仔鱼、花烟,巴鲣为高经济价值的食用鱼,也是游钓鱼,可做成 生鱼片 、煎食或煮汤食用,有 雪卡鱼毒之纪录。巴鲣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的温暖海域。水深0-50公尺。...
已经有117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小鲔 Euthynnus alletteratus xiǎo wěi
小鲔(学名:Euthynnus alletteratus)是鲭科、鲔属鱼类。小鲔平均体长为81厘米,重达9.1千克。最大体长可达122厘米和重达16千克。具有坚固的鱼雷形身体,可强力游动。嘴大,略弯曲,末端有硬颚。下颚略微突出超过上颚;有一排小的,向内弯曲的牙齿,腭上有相似的牙齿。犁骨和舌头上没有牙...
已经有81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扁舵鲣 Auxis thazard (Lacépède) biǎn duò jiān
扁舵鲣属金枪鱼科,是一种资源丰富的低值金枪鱼。体呈纺锤形,粗壮,体长达60厘米。体棕黑色,侧线上方有不规则的黑色带纹。尾部短,尾柄细而强,两侧各具一中央隆起嵴及2条小的侧隆起嵴。体侧仅在胸甲部被圆鳞,其余均裸露无鳞。背鳍2个,相距较远,背、臀鳍后方有7-9个小鳍。腹鳍间突大,1片。以小鱼和无脊椎动物...
已经有1114人阅读 查看更多 -
圆舵鲣 Auxis rochei yuán duò jiān
圆舵鲣(学名:Auxis rochei,又称双鳍舵鲣,俗名圆花鲣、棱氏舵鲣、烟仔鱼、花烟)是辐鳍鱼纲鲈形目鲭亚目鲭科舵鲣属的其中一种鱼类。体呈纺锤形,横断面近圆形。尾柄每侧有一发达隆起嵴。两颌牙细尖,1行。体除胸甲及沿侧线附近具鳞外,余皆裸露。背鳍2个,分离远,其间距离约与头长相等。腹鳍间突长大,腹...
已经有107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细鲣 Allothunnus fallai xì jiān
细鲣(学名:Allothunnus fallai):为鲈形目、鲭科、细鲣属的*一种金枪鱼。体长86-105厘米,体重可达13.7千克。背部呈蓝色,头部变成深紫色或近乎黑色。腹部白色,没有条纹或斑点;胸鳍和盆鳍为紫色,其内侧为黑色。...
已经有88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金枪鱼族 Thunnini jīn qiāng yú
金枪鱼族(学名:Thunnini):是硬骨鱼纲、鲭形目、鲭科下的一族海洋鱼类。该族包含5属15种金枪鱼,各物种之间的体型差别很大,最小的金枪鱼是圆舵鲣,其最大长度为50厘米,重量为1.8千克;最大的金枪鱼则是大西洋蓝鳍金枪鱼,其最大长度为4.6米,重量为684千克,平均长度为2米,据信其寿命可以长达...
已经有980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海鲈鱼 hǎi lú yú
海鲈鱼有别于淡水鲈鱼,体型较大,分为白鲈和黑鲈。海鲈鱼体型粗而较长,鳞片十分粗糙,一般身长30 ~ 40 cm,体重400 ~ 1000 g,下颌长于上颌,鱼嘴较尖 。白鲈背部呈青灰色,腹部较白,体侧有不规则黑色斑点;黑鲈颜色较黑,整体颜色深黑灰色,黑色斑点不明显。...
已经有1042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虾虎鱼 xiā hǔ yú
虾虎鱼是虾虎鱼科各虾虎鱼种类的统称。它们每一种都有符合各自特征的名字,如 “侏儒虾虎鱼”、“寻常虾虎鱼”等。尽管它们看上去无一例外地傻头傻脑,而且多数身材短小,仅有几厘米长,但却是鱼类中最大的家族,已知的种类达到2100多种。...
已经有72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胡瓜鱼 Osmerus mordax (Mitchill) hú guā yú
胡瓜鱼(学名:Osmerus mordax (Mitchill)),为胡瓜鱼科、胡瓜鱼属鱼类。胡瓜鱼是原产于日本的深海鱼,因雌鱼肚中多有鱼卵,因此得名“多春”(中国南方方言如客家话中,把“蛋”、“卵”称为“春”) [1] 。因此又名多春鱼、毛鳞鱼。英文名smelt,俄文称为снеток。体长不超过...
已经有844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矛尾鱼 Latimeria chalumnae máo wěi yú
矛尾鱼(学名:Latimeria chalumnae)体长2米,是腔棘鱼目矛尾鱼科的*种,是*现生的总鳍鱼类。原以为总鳍鱼已经全面灭绝,但于1938年渔民捕鱼时竟发现了活体,后又多次在同一海域成功捕获,故被称为“活化石”。主要分布于南部非洲东南沿海。矛尾鱼一般生活在200-400米深的海水中。肉...
已经有616人阅读 查看更多 -
恐龙王鱼 kǒng lóng wáng yú
恐龙王鱼是脊索动物门动物,属恐龙中的王者,超大型品种,体长均可以超过60厘米,其扁平的头部,突出的下腭说明它们是凶猛的掠食者,背鳍一般为11个或以上。 多鳍鱼和弓鳍鱼都是古代鱼,远古时期都是比较兴旺的鱼类,但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大都被后期兴起的新兴硬骨鱼类所取代,多鳍鱼还剩下十几个品种,而弓鳍鱼仅存...
已经有533人阅读 查看更多 -
狮鬃水母 Cyanea capillata shī zōng shuǐ mǔ
狮鬃水母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水母之一,其伞形躯体可达两米,触手有八组,最多有150条,可长逾35米。它主要生长于较冷的海域,包括北极海、北大西洋、北太平洋等海域,极少生长在低于北纬四十二度的地区。在澳洲、新西兰海域也有类似种类的水母。狮鬃水母是一种能致人死亡的生物。...
已经有878人阅读 查看更多